白村江之战3年后的666年1月,唐高宗在泰山举行封禅仪式,邀请突厥、波斯、新罗、高句丽、倭国等国代表参加。倭国代表受邀出席。668年,唐-新联军灭亡了高句丽,日本立即派使前来祝贺。唐朝也向倭国频频派出了使节团。白村江之战后,倭国派出遣唐使的频率、使团规模和影响力都远远超过战争之前。其中,最具典型...
如果不能在上述6世纪末以来国际状况的背景下评价7世纪日本被唐朝打败的白村江之战,大概就不能对此做出正确的评价。 白村江之战绝不是一次单纯的局部战役,必须被置于唐朝的东北经营和半岛战略中去评价。也就是说,这是标志着百济复兴之梦的破碎、日本败于唐朝和新罗的一场战争。 在审视天智朝的时候,必须从7世纪这...
白村江之战亦称白江口之战,指的是公元663年8月27日至8月28日,唐朝、新罗联军与倭国、百济联军于白江口(今韩国锦江入海口)发生的一次水战。公元663年,倭军(4万2千,有战船1000余艘),唐军(1万3000,战船170艘)在百济白江口展开了激烈海战。唐将刘仁轨指挥船队变换阵形,分为左右两队,将倭军围住,其舰只相互...
日本通史:白村江之战!唐军重创日本 关键词:百济向日本求援、向唐朝派出遣唐使 前因:百济向日本求援 百济被唐军所攻破,百济遗臣鬼室福信,向日本求援。▲鬼室福信 后果:向唐朝派出遣唐使 白江村一战让日本充分认识到它对强大中国的学习只学了皮毛,因而继续派遣使者前往唐朝学习。▲描写遣唐使的图画 过程始末...
8月13日,百济丰璋王为迎接日本援军,亲率水军至白江口。17日,唐朝和新罗联军航行至白江口,与日本船师相遇,两军交战。当时日本、百济有战船400余艘,而唐朝、新罗联军仅有170艘。战斗经过三个回合,日本、百济水师失败。18日双方进行第四次战斗,由于日将和百济轻视唐朝军实力,盲目拼打,结果惨败。400余艘战船被焚...
1、白村江之战 日本在华夏民族历史上一直是俯首称臣,隋唐以来不断的派出学者来学习我国的先进技术和知识,那么是什么原因让日本甘愿乖乖的听话,那就追溯到中日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战争:“白村江之战” 公元663年,我附属国新罗王国向大唐王朝求救,事因为新罗北部高句丽联合南边以日本为靠山的百济企图吞并瓜分新罗。唐...
前期白村江之战经过 首先,高宗皇帝起初通过围魏救赵,欲通过进攻高句丽,从而减轻新罗的军事压力。然而由于复杂的地形和天气状况唐军在进攻高句丽的过程中,好似七尺缸里打拳脚---屡屡碰壁,此外百济也不断增兵支援高句丽。战争进入焦灼状态,唐军此行虽一定程度上缓解了新罗的压力,但随着时间的推移,新罗王国岌岌...
公元663年,唐朝军队与日本军队在白村江发生战争,日本惨败,主将朴市秦造田被杀,史称“白村江之战”。 就在两年前,朝鲜半岛的百济被大唐军队打败,百济的臣子鬼室福信火急火燎地跑到日本求援。当时的日本大化改新刚结束,结果却是一地鸡毛。新上任的齐明女皇正在收拾烂摊子,而此时接到求援,可以说正对女皇心意。
天智天皇的日本:白村江之战后的律令国家与东亚 [日]中村修也著 | 吴明浩译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甲骨文 | 2019年11月 公元7世纪,东亚风起云涌,中日迎来军事上的首次正面交锋。在白村江之战中惨败的日本能否独善其身?天智天皇为战后事宜殚精竭虑,迁都近江却引发大和豪族不满,为壬申之乱埋下重要伏笔。尔后高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