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理扎染是大理白族和彝族民间传统的手工艺品,主产地在大理市和巍山彝族自治县。扎染,古称杂花布,又叫绞缬染,是民间古老的手工印染工艺,起源于1000多年前的中原地区,如今主要保存在大理市周城和巍山县城、大仓、庙街等地制作。分布地 位于蝴蝶泉边的周城镇,是一个白族较大的聚居村落,有1500多户人家,8000多...
白族扎染主要以棉白布或棉麻混纺白布为原料,染料主要使用植物蓝靛(在云南民间俗称板兰根)。白族扎染的制作方法别具一格,主要步骤包括画刷图案、绞扎、浸泡、染布、蒸煮、晒干、拆线、漂洗、碾布等。扎花和浸染是扎染中最关键的环节。扎花是以缝为主、缝扎结合的手工扎花方法,具有表现范围广泛、刻画细腻、变幻无穷的...
白族扎染是大理最具代表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扎染通常采用天然植物染料,如蓝草、红花、栀子等,通过“扎”和“染”两个主要环节赋予作品柔和的色彩和独特的质感。由于手工制作的不可复制性,每一件扎染作品都是独一无二的,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和文化内涵。白族人民将这一技艺与自己的生活习惯和审美情趣相结合,用...
大理白族扎染是白族人民的传统民间工艺品。白族扎染品种多样,图案多为自然形的小纹样,分布均匀,题材寓意吉祥,具有重要的美学价值和实用功能 扎染一般以棉白布或棉麻混纺白布为原料,主要染料来自苍山上生长的寥蓝、板蓝根、艾蒿等天然植物的蓝靛溶液,尤其是板蓝根。以前用来染布的板蓝根都是山...
在这里,你可以亲手体验扎花的乐趣,感受浸染的神奇,制作出一块属于自己的扎染布。白族扎染不仅是一种技艺,更是一种文化的传承。它显示出浓郁的民间艺术风格,蕴含着千百年来白族历史文化的缩影,折射出白族的民情风俗与审美情趣。来大理,不妨亲自体验一次白族扎染,感受这份独特的艺术魅力。
白族扎染技艺是中国云南省大理地区白族世代传承的传统手工印染技艺,以天然植物染料、独特扎结技法和民族图腾纹样为核心特征。其工艺集艺术性与实用性于一体,既承载白族历史记忆,也体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生态智慧。以下从工艺特征、文化内涵、传承发展三方面展开说明。 一、工艺特征:自然为本,匠心...
白族扎染一般以棉、麻、丝等面料为坯料,以马蓝、艾草等植物为染料。扎花以缝为主、缝扎结合。一方方染布上,扎染艺人们以丰富的扎染针法“游走”其间,染色时“凡结处皆原色,余则入染矣”,把线拆开后,苍山洱海、花鸟虫鱼等图案便跃然而生。云南白族扎染手艺人在晾晒扎染布料。资料照片 白族扎染以蓝、白色调...
2006年,白族扎染技艺被公布为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这不仅让这一技艺可见度、认知度得到提升,也激发了段树坤更加深入地保护与推广的热情。 2008年,段树坤和妻子段银开(白族扎染技艺国家级代表性传承人)一起收购了大理周城民族扎染厂的老厂房,并将其改造成了具有典型白族...
↑10月26日,在云南省大理白族自治州大理市喜洲镇周城村,扎染技艺传承人在晾晒扎染成品。云南大理白族扎染是一项古老的纺织品染色技艺,其工序包括印花、扎花、脱浆、染色、漂洗、拆花、晾晒等,其中扎花、浸染最为关键。扎染使用植物染料染色,以蓝白两色为主,色彩鲜艳,不易褪色。2006年,白族扎染被列入第一批国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