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屈菜(学名:Chelidonium majus),为双子叶植物纲、罂粟科、白屈菜属的一个植物种。出自《救荒本草》,属全草类。为多年生草本。茎直立,高30~100厘米,多分枝,有白粉,疏生白色细长柔毛,断之有黄色乳汁。主根粗壮,圆锥形,土黄色或暗褐色,密生须根。别名:地黄连、牛金花、土黄连、八步紧、断肠草、...
平喘作用;白屈菜成分血根碱和白屈菜红碱均具抗炎作用;白屈菜粗制剂在体外可抑制甲型链球菌、肺炎链球菌、流感嗜血杆菌和其他革兰阳性细菌,在体内有抑制结核杆菌的作用;白屈菜的甲醇提取物对小鼠艾氏癌和肉瘤S180有明显的抑瘤作用。
1.3.抗肿瘤作用:白屈菜碱是一种有丝分裂毒,可使小鼠移植性腹水癌细胞的高三倍体(hypertriplokd)的中、晚期分裂指数发生改变,呈显着的阻断分裂作用,给予125mg/kg后12小时,停止于中期分裂的占23.1%;在体外2.5×10(-6)M,能抑制纤维母细胞之有丝分裂。能延缓恶性肿瘤之生长。对小鼠肉瘤-180、艾氏瘤虽有抑制,但...
白屈菜为罂粟科植物白屈菜Chelidonium majus L.的干燥全草。夏、秋二季采挖,除去泥沙,阴干或晒干。 白屈菜植物 【性状】 本品根呈圆锥状,多有分枝,密生须根。茎干瘪中空,表面黄绿色或绿褐色,有的可见白粉。叶互生,多皱缩、破碎,完整者为一至二回羽状分裂,裂片近对生,先端钝,边缘具不整齐的缺刻;上表面黄...
白屈菜 [罂粟科] [白屈菜属]拉丁名:Chelidonium majus别名:白屈菜 产地分布 分布于欧洲至亚洲东部北方常见。形态特征 白屈菜 白屈菜 二年生草本或多年生。茎软弱,高1.2米;叶1—2回羽状分裂,正面绿色,背面带白色,有毛;茎、叶全株均有黄红色液汁,有毒;初夏开花,呈伞形花序,具苞片,花瓣4片,...
白屈菜,学名为Tylophora indica,是一种在亚洲传统医学中长期使用的植物。这种多年生藤本植物在民间医学中被广泛应用于治疗各种疾病,从轻微的咳嗽到更严重的呼吸道问题。历史记载显示,白屈菜在中国、印度和东南亚的民间草药体系中占有重要地位,尤其是在治疗呼吸系统疾病方面。在传统医学中,白屈菜主要以其根和叶子...
白屈菜还有一个特别厉害的功效,就是抗病原微生物作用。它含有丰富的生物活性成分,这些成分能够有效抑制和杀灭多种病原微生物,如细菌、病毒等。当人体遭受这些微生物侵袭时,白屈菜中的活性成分能够迅速发挥作用,保护人体免受感染。这种作用使得白屈菜在预防和治疗各种感染性疾病方面具有重要的地位。 不过呢,虽然白屈...
白屈菜是一种常见的草本植物,具有清热解毒、利尿消肿、镇痛等功效和作用。 1.清热解毒 白屈菜含有多种生物活性成分,能够帮助身体清除热毒,对于因热毒引起的皮肤问题有一定的缓解作用。 2.利尿消肿 白屈菜具有利尿作用,可以帮助排出体内多余的水分,对于水肿有一定的缓解效果。
药材名称:白屈菜 别名:地黄连、牛金花、土黄连、八步紧、断肠草、山西瓜、雄黄草、山黄连、假黄连、小野人血草、黄汤子、胡黄连、小黄连。 采收加工:盛花期采收,割取地上部分,晒干,贮放于通风干燥处。亦可鲜用。 药用部位:全草 产地:东北、华北、西北及江苏、江西、四川等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