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无所灭,亦无所得,阳焰觅鱼,也是这个意思。禅与动,俱是空话,不可执着。以禅斥动,以动斥禅,或禅动相融,皆入执着中,难于如如相应。禅动具不执着,不执着亦不执着,自然是“不禅不动即如如”了。 白居易介绍 唐代:白居易 忆在苏州日,常谙夏至筵。粽香筒竹嫩,炙脆子鹅鲜。 水国多台榭,吴风尚管弦。...
读禅经 须知诸相皆非相,若住无馀却有馀。 言下忘言一时了,梦中说梦两重虚。 空花岂得兼求果,阳焰如何更觅鱼。 摄动是禅禅是动,不禅不动即如如。 诗 〔白居易〕〔唐〕 译文、注释、简介、赏析 译文 需要知道的是,所有的相像都不是真实的样子,如果停留在表面上看似没有多余,其实还是有多余的存在。
读禅经唐代:白居易 须知诸相皆非相,若住无馀却有馀。言下忘言一时了, 梦中说梦两重虚。空花岂得兼求果,阳焰如何更觅鱼。 摄动是禅禅是动,不禅不动即如如。 白居易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又号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时迁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郑。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唐代三...
白居易的《读禅经》是一首富含深意的禅诗,其中“空花岂得兼求果,阳焰如何更觅鱼”一句尤为引人深思。这句诗不仅体现了禅宗的核心思想,还蕴含着丰富的人生哲理,引导我们思考如何在纷繁复杂的世界中寻得内心的平和与满足。以下是对这句诗寓意的深入解析。“空花岂得兼求果”一句中,“空花”是佛教中的比喻,...
下面是小编给大家带来的白居易《读禅经·须知诸相皆非相》古诗词赏析,希望能帮到大家! 须知诸相皆非相,若住无余却有余。 言下忘言一时了,梦中说梦两重虚。 空花岂得兼求果,阳焰如何更觅鱼。 摄动是禅禅是动,不禅不动即如如。 【注释】 ①无余:无余涅槃。有余:有余涅槃 ②空花:空中之花。病眼者...
不然即学禅,两途同一致。 繁体原文 原文翻译 韵律对照 注音对照 读禅经 朝代:唐 作者: 白居易 须知诸相皆非相,若住无余却有余。言下忘言一时了,梦中说梦两重虚。空花岂得兼求果,阳焰如何更觅鱼。摄动是禅禅是动,不禅不动即如如。 繁体原文 原文翻译 韵律对照 注音对照 七言 三十八 朝代:...
白居易这首诗对于禅宗精神的诗化可谓做到了极致。“须知诸相皆非相”,金刚经上说:“若见诸相非相,即见如来。若以色见我,以音声求我,是人行邪道,不能见如来。”白诗第一句阐明了金刚经的要义,破四相(人相、我相、众生相、寿者相)。 “若住无余却有余”。一般的佛理说小乘的最高境界是“有余依涅槃”...
白居易的《读禅经》是一首富含深意的禅诗,其中“空花岂得兼求果,阳焰如何更觅鱼”一句尤为引人深思。这句诗不仅体现了禅宗的核心思想,还蕴含着丰富的人生哲理,引导我们思考如何在纷繁复杂的世界中寻得内心的平和与满足。以下是对这句...
读禅经【作者】白居易 【朝代】唐 须知诸相皆非相,若住无余却有余。言下忘言一时了,梦中说梦两重虚。空花岂得兼求果,阳焰如何更觅鱼。摄动是禅禅是动,不禅不动即如如。作者介绍 白居易(772~846),字乐天,晚年号香山居士,又号醉吟先生,河南新郑(今河南郑州新郑市)人,是我国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唐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