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喉棒状杆菌是一种革兰氏阳性杆菌,其菌体细长微弯,一端或两端膨大,排列常呈L、V或丫形,也可排成栅栏状。 白喉棒状杆菌无鞭毛和芽胞,需氧或兼性厌氧,能分解类,产酸不产气。白喉棒状杆菌在鼻、咽、喉等部位寄生,并产生外毒素,毒素和细菌的共同作用会导致寄生部位粘膜上皮细胞坏死,激肽形成,进而引发局部血管扩张...
白喉棒杆菌是棒杆菌属的一个种,最初由克列布( E. Klebs)所发现。白喉棒杆菌 diphtheria bacillus 1883年洛弗勒(F.A.J.Lffler)分离出纯菌。该菌的产生和前噬菌体有关,该菌可产生外毒素。外毒素是由分子量63,000的单一肽组成的蛋白质;土拨鼠实验的致死量为10-7 克。用温的蛋白酶处理,即被分成...
病情分析:白喉棒状杆菌是一种能够引起白喉的细菌,属于革兰氏阳性菌。它通过产生一种叫做白喉毒素的物质,损害宿主的细胞和组织,从而导致疾病。 1.白喉棒状杆菌的形态特征:该细菌呈棒状,通常长约1-2微米,宽约0.3-0.8微米。在显微镜下常排列成V字形或中文“排”字形,有时也呈现为链状。 2.传播途径:主要通过飞沫传播。
白喉可分为咽白喉、鼻白喉、喉白喉和其他部位的白喉四种类型,主要通过飞沫传播。白喉棒状杆菌感染的治疗...
白喉棒状杆菌是临床上一种比较常见的细菌,因为外形与棒子类似,并且将其归为棒状杆菌属,所以称之为白喉棒状杆菌。在临床上白喉这种疾病最主要的病原体就是白喉棒状杆菌,机体一旦受到白喉棒状杆菌的攻击,会使患者的咽喉部覆盖一层乳白色或者灰白色的荚膜,这也是白喉名称的由来。该病常好发于1~5岁的儿童,因此要严格按...
专家提示:白喉棒状杆菌是一种常见的细菌,由于其外形类似于棒子,所以称为白喉棒状杆菌,这种细菌是一种革兰氏阳性需氧菌。白喉杆菌侵入人体后可以引发机体罹患白喉病。白喉杆菌自身抵抗力比较强,尤其是在寒冷、干燥的环境中可以存活3个月。 TA的更多视频<>
白喉棒状杆菌是一种革兰氏阳性杆菌,呈棒状。 它在适宜的培养条件下生长良好,形成灰白色的菌落。 2.白喉棒状杆菌的致病性: 白喉棒状杆菌主要通过呼吸道飞沫传播。 感染后,该细菌会产生外毒素,导致局部炎症和全身性中毒症状。 白喉的症状包括发热、咽痛、声音嘶哑、呼吸困难等。
白喉棒状杆菌 白喉病是一种由于白喉杆菌侵入皮肤内部而导致的病症,它经常发生在秋季和冬季时期。并且潜伏期比较短,一般情况下是在3天到5天之间。它的发病类型比较多样,并且白喉如果不加以及时治疗的话会出现很严重的情况。那么,在此病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的白喉杆菌应该是什么样呢?一、白喉杆菌的形态大小。
白喉棒状杆菌引起的疾病称为白喉,是一种呼吸道传染性疾病。其主要症状包括发热、咽痛、声音嘶哑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