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名:白哺鸡竹 学名:Phyllostachys dulcis McClure 别名: 花期: 生态性状:耐阴植物 观赏性分类:其它 科:禾本科 属:刚竹属 白哺鸡竹分布地区 产江苏、浙江,浙江杭州及农村普遍栽培。1907年从浙江余杭县塘栖引入美国。模式标本采自美国。 白哺鸡竹形态特征 竿高610米,粗46厘米,幼竿逐渐被少量白粉,老竿灰绿色,...
黄山库-白哺鸡竹是属于禾本科刚竹属植物,英文名HSK-baibujizhu,产于浙江省。气候带位于亚热带。 形态特征 笋味鲜美。生长环境 气候带位于亚热带。生长习性 速生。多年生;一次性开花植物。主要价值 具体用途是笋用。观测地点 黄山太平基地。选育单位 国际竹藤网络中心。选育年份 2004年,2005年。资源保存 海拔:...
别名:白哺鸡竹 科、属:【禾本科】,【刚竹属】 拉丁名、英文名:Phyllostachys dulcis McClure 特征形态:观赏特征: 竹秆绿色,笋壳黄白色,出笋期间非常美丽,尤如白衣天使亭亭玉立。 形态特征: 秆基部节间常可见不规则的极细的乳白色或淡绿色纵条纹。箨鞘淡黄白色,顶端浅紫色,有稀疏的淡褐色小斑,被白粉和细毛;箨...
白哺鸡竹白哺鸡竹 白哺鸡竹,竿高6-10米,粗4-6厘米,幼竿逐渐被少量白粉,老竿灰绿色,常有淡黄色或橙红色的隐约细条纹和斑块。产江苏、浙江,浙江杭州,宜栽植在背风向阳处,喜空气湿润较大的环境。笋可供食用;竿可作柄材用。 竿高6-10米,粗4-6厘米,幼竿逐渐被少量白粉,老竿灰绿色,常有淡黄色或橙红色...
白哺鸡竹竹河南博爱群体是一种禾本科、刚竹属植物。形态特征 箨鞘质薄;背面淡黄色或乳白色;微带绿色或上部略带紫红色;有时有紫色纵脉纹;有稀疏的褐色至淡褐色小斑点和向下的刺毛。生长环境 温带。生长习性 耐寒;多年生;一次性开花植物。繁殖方式 无性繁殖(根繁)。主要价值 庭园栽培供观赏。
白哺鸡竹主要分布于浙江、江苏、安徽及上海市郊,其中,以浙江的临安、安吉、余杭、诸暨等地栽培较多。在分布区范围内,多数是小面积栽培的纯林,少数与早竹混交。 白哺鸡竹适宜在年平均温度为14-20℃的范围内生长,最适宜年平均气温15-18℃,夏季平均温度在30℃以下,冬季平均温度在4℃以上,年降水量1500mm左右的地...
白哺鸡竹四川长宁群体 白哺鸡竹四川长宁群体是一种禾本科、刚竹属植物。形态特征 高产、优质;笋味鲜美。生长环境 亚热带。分布范围 江苏。生长习性 速生;多年生;一次性开花植物。繁殖方式 无性繁殖(根繁)。主要价值 笋用。选育单位 2005年由四川长宁世纪竹园培育。
白哺鸡竹,科学名称为Phyllostachys dulcis,属于禾本科植物。禾本科在植物分类学中占有重要地位,而白哺鸡竹则隶属于刚竹属,其拉丁属名是Phyllostachys。刚竹属以其独特的形态和生态特征在竹类植物中独树一帜。Phyllostachys dulcis McClure是白哺鸡竹的学名,由McClure命名,这个名称代表了这种竹子的科学...
白哺鸡竹主要病害及防治 竹炭疽病 总结词 白哺鸡竹炭疽病是一种常见的真菌病害,主要侵染竹叶和枝条,造成叶枯和枝枯。详细描述 白哺鸡竹炭疽病在高温高湿的环境下容易发生,适宜在温度25~30℃、湿度大于70%的环境中生长。病菌通过风雨传播,从伤口或气孔侵入,引起竹叶和枝条发病。症状表现为叶面上出现针头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