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称:白僵蚕散 组成:白僵蚕(去丝嘴,炒)、粉草、细辛各半两,旋覆花(蒸熟,焙)、木贼半两,黄桑叶一两(嫩者),荆芥一分 用法:上锉散。每服三钱,水一盏半煎,食后温服 主治:肺虚受风,眼目冲风泪出。或暴伤风热,白睛遮覆黑珠,脸肿痛痒 出处:《得效》卷十六 名称:白僵蚕散 组成:白僵蚕半...
药方名称白僵蚕散 处方白僵蚕(去丝嘴,炒)半两,粉草半两,细辛半两,旋覆花(蒸熟,焙)半两,荆芥1分,木贼半两,黄桑叶1两(嫩者)。 制法上锉散。 功能主治肺虚受风,眼目冲风泪出,或暴伤风热,白睛遮覆黑珠,脸肿痛痒。 用法用量每服3钱,水1盏半煎,食后温服。
如明代医学家王肯堂《证治准绳》中的“白僵蚕散”,是解表剂中的代表方剂。 明代医药学家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总结白僵蚕的功能时说:“散风痰结核,瘰疬,头风,风虫齿痛,皮肤风疮,丹毒作痒,痰疟癥结,小儿疳蚀鳞体,一切金疮,疔肿风痔。”临床常用于小儿急、慢惊风...
白僵蚕散用于肺虚受风,眼目冲风泪出,或暴伤风热,白睛遮覆黑珠,脸肿痛痒。 白僵蚕散--《得效》卷十六 【处方】白僵蚕(去丝嘴,炒)半两,粉草半两,细辛半两,旋覆花(蒸熟,焙)半两,荆芥1分,木贼半两,黄桑叶1两(嫩者)。 【制法】上锉散。
黄白僵蚕散,中医方剂名。出自《洞天奥旨》卷十五。具有补血养气,排脓生肌之功效。主治瘰疬疮破,久不收口。组成 人参、当归各三钱(9g),黄耆五钱(15g),厚朴、白芷、僵蚕各一钱(3g),桔梗一钱五分(4.5g)。用法用量 水煎服。功用 补血养气,排脓生肌。主治 瘰疬疮破,久不收口。淋巴结结核。方义 ...
黄白僵蚕散 黄白僵蚕散是一种药,由人参、黄耆、当归、厚朴、桔梗、白芷、僵蚕组成,功效是主治瘰疬疮破,久不收口。处方 人参3钱,黄耆5钱,当归3钱,厚朴1钱,桔梗1钱5分,白芷1钱,僵蚕1钱。功能主治 瘰疬疮破,久不收口。用法用量 水煎服。摘录 《洞天奥旨》卷十五 ...
服用白僵蚕散剂不良反应的亲身体会 曾经一患者服白僵蚕散剂3g,出现头晕、呕吐大量涎沫等不良反应,得到此消息后,心中甚为不安,中药书上也未曾提到此药有毒,于是我也试服白僵蚕3g散剂,约两小时后,出现眩晕、眼球、全身肌肉震颤,手足无力抬举,不敢动,也无力反转身体,一阵阵剧烈呕吐,其呕吐时先是感觉胃部痉挛,随即...
中医药同名方学习资料:白僵蚕散12方 中医药同名方剂学习资料——白僵蚕散 白僵蚕散 中医药是中华传统文化重要组成部分,在人类医学中有重要地位。本文提供不同来源的中医药方剂 12种“白僵蚕散”的组成和用法,以供大家参考。
这种在中医领域备受推崇的药材,名为白僵蚕。据《本草纲目》记载,当蚕因病而僵硬时,其体内蕴含的清化之气得以保留,从而赋予了它治疗风病、化痰散结的神奇功效。这种药材不仅能祛风解痉,还能有效治疗因风痰引起的结节和包块,为患者带来新的希望。在中医领域,虫类药材常被用于治疗一些难以根除的疾病。其中,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