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楼曲》创作于明嘉靖三十二年(1553年),当时王世贞任刑部员外郎,在借出差机会回太仓探亲途中,经过山东济宁,登上太白楼。诗人被楼上所见的壮阔景色所触动,联想到昔日李白长啸登楼的豪放情景,心生崇敬,进而写下此诗。每次读到《登楼曲》,都会被王世贞那份对历史的缅怀和对前贤的敬仰所打动。希望大家也能喜欢这首诗,...
沈满愿《登楼曲》作者:【南北朝】沈满愿 凭高川路近,望远阡陌多。相思隔重岭,相忆限长河。赏析:《登楼曲》属乐府诗中杂曲歌辞。《乐府诗集》所录,唯此一篇。作者沈满愿,齐梁文坛领袖沈约之孙女,嫁征西记室范靖,曾有《记室范靖妻沈氏集》三卷传世(见《隋书·经籍志》),已佚,但由此可知她曾经在诗坛驰骋一时,...
登楼曲【作者】王世贞 【朝代】明代 登高欲穷趣,眺望反伤神。方悟冶游子,无地不宜人。作者介绍 王世贞(1526年-1590年)字元美,号凤洲,又号弇州山人,汉族,太仓(今江苏太仓)人,明代文学家、史学家。“后七子”领袖之一。官刑部主事,累官刑部尚书,移疾归,卒赠太子少保。好为古诗文,始于李攀龙主文盟,攀龙死,...
今天,我要和大家分享的就是这样一首充满思念与期盼的古诗——《和安鸿渐登楼曲四首 其二》。🌟原文欣赏:日夕倚楼望,行人归未归。 断魂与残梦,相逐雁南飞。🌙译文:日日夜夜倚楼眺望,远方的行人啊归没归? 我的魂魄仿佛与梦境一起,随着南飞的大雁远去。💡注释解读:...
登楼曲明 • 王世贞 收藏 • 竖排登高欲穷趣,眺望反伤神。方悟冶游子,无地不宜人。元 明 清 王世贞 同期作者 历史视角 笺注 作者 评论 版本 1 朗诵 拼音 扫码 诗帖 引用在论文参考文献中引用此页面:复制 作者王世贞(1526年12月8日-1590年12月23日),字元美,号凤洲,又号弇(yǎn)州山人,南直隶...
和安鸿渐登楼曲 《和安鸿渐登楼曲》是诗人陆深创作的一首诗。作品原文 团圆三五夜,待月上高楼。谁知风共雨,又妒一年秋。作者简介 陆深(1477―1544),初名荣,字子渊,号俨山。松江(今属上海)人。弘治十八年(1505)进士,官至詹事府詹事,兼翰林院学士。工书。有《俨山集》等。
作者:陆深诗名:和安鸿渐登楼曲四首朝代:明全文:登楼览春晖,春晖可怜晚。所思在天涯,欲往道里远。日夕倚楼望,行人归未归。断魂与残梦,相逐雁南飞。雪后楼偏好,青山破白看。客衣无奈薄,高处许多寒。楼头红粉妆,楼下紫骝马。两处总相思,无言泪成把。
和安鸿渐登楼曲四首 其四 明•陆深•竖排 楼头红粉妆,楼下紫骝马。 两处总相思,无言泪成把。 元 明 清 陆深 作者 朗诵 拼音 扫码 引用 在论文参考文献中引用此页面: www.haoshici.com 陆深(1477年-1544年),初名荣,字子渊,号俨山,直隶上海县(今属上海市)人,明朝政治人物、书法家。弘治十四年(1501...
登楼曲 凭高川陆近,望远阡陌多。相思隔重岭,相忆限长河。注释译文 词句注释 (1)阡(qiān)陌(mó):原指田间小路。南北为阡,东西为陌。(2)限:一作“恨”。该句比喻思念悠远绵长。白话译文 登上高楼,山川平原,尽收眼底;远远望去,只见道路纵横交错,密若蛛网。诗人面对该千峰万壑,迢迢绵绵,不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