赏析: 首联“昔闻洞庭水,今上岳阳楼”。有一点是很清楚的,诗人对洞庭湖向往已久,这是在叙事写景的行文中,自然地流露出来的感情。但这毕竟是过去的向往,登上了岳阳楼,其感情似乎应当是高兴。因为多年的向往实现了,一定高兴。但仔细品味,句中又见不到高兴的字眼,抽不出如愿以偿的情思...
下列对杜甫《登岳阳楼》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首联借“昔”“今”二字展开思路,拉开时间的帷幕,写早闻洞庭盛名,然而到暮年才实现目睹名湖的愿望,抒发
首联:开篇大气,作者从大处落笔,把洞庭湖和长江作为背景,在宏阔的视野中隆重推出岳阳楼,由近及远,视野开阔,也展现使人丰富的联想 颔联:加入了厚重的历史感,融入了些许的怅然之情,物我兼容 颈联:跨越时空叙事,让人感慨万分,此联道出公国之臣心中的苦闷,将感情推向极致 尾联:比喻,讽刺社会的现实,形象地写出了使...
在高入云间的楼上下榻设席,如同在天上传杯饮酒.醉酒之后兴起了凉风,吹得衣袖随风舞动我们随之而回 赏析此诗描写了诗人登岳阳楼游赏玩乐的情景.李白留下了这首脍炙人口的篇章,使岳阳楼更添一层迷人的色彩.前两句写登高临远所见到的辽阔景象.“尽”字,形容登上岳阳楼,俯瞰下界,岳阳一带的自然...
⑴这两首诗都写登岳阳楼,但诗人所表达的思想感情是不同的。试作简要分析。(3分) ⑵在李诗的颈联、杜诗的首联中任选一联,对其所运用的表现手法作简要赏析。(3分) 答案 ⑴李诗是诗人流放途中遇赦,回舟江陵,南游岳阳而作,诗人所表达的是快乐、喜悦的感情。大雁高飞,带走了我心中的忧愁与苦闷,好月出山,...
陈与义自陈留南迁避难,流落洞庭,其间多次登岳阳楼,先后写下《登岳阳楼二首》与《再登岳阳楼感慨赋诗》。②南服:南方较偏远地区。(1)下列对这两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DA.两首诗歌首联都照应题目,直接写岳阳楼,但切入点不同,前者以岳阳楼的位置切入,后者强调其影响力。B....
下列对《登岳阳楼》赏析有误的一项是( ) A. “昔闻洞庭水,今上岳阳楼”,过去就听说洞庭湖水势浩瀚,名扬海内,今天 我登上湖边的岳阳楼,俯仰江山。首联“昔” “今”对照,虚实交错,拉开时间 的帷幕,写出初登岳阳楼的喜悦,为全诗浩大的气势奠定了基础。 B. 颔联是写洞庭湖的浩瀚无边。洞庭湖坼吴楚、浮日月...
下列对 《登岳阳楼》 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昔闻洞庭水,今上岳阳楼。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亲朋无一字,老病有孤舟。戎马关山北,凭轩涕泗流。 A.首联今昔对照,虚实交错,用 “昔闻”为 “今上”蓄势,为下文描写酝酿气氛。 B.颔联描绘洞庭湖分断吴楚、吐纳日月的恢宏气象,可以想见诗人胸襟之博大。 C.后...
赏析: 此诗是杜甫诗中的五律名篇,前人称为盛唐五律第一。从总体上看,江山的壮阔,在诗中互为表里。虽然悲伤,却不消沉;虽然沉郁,却不压抑。反映了其关心民生疾苦的风格。首联虚实交错,今昔对照,从而扩大了时空领域。写早闻洞庭盛名,然而到暮年才实现目睹名湖的愿望,表面看有初登岳阳楼之喜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