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仕郎,文散官名。清朝正九品概授登仕郞。唐始置,为文官第二十七阶,正九品下。宋正九品。徽宗崇宁二年(1103)用以代知录事参军、知县令,政和六年(1116)改为修职郎,为文官第三十六阶。金正九品上。元升为正八品,掌管宗卷、钱榖的属吏。明正九品初授将仕郞,升授登仕郞。 自从二品到从五品下的都以“大夫...
从唐朝至宋朝初期,登仕郎的品级比正九品低。有这个职衔,却没实际职权,所以通常会把它赠予地方上的士绅,还有一些退休的小吏。在宋朝徽宗那时候,登仕郎这个官职被提到从八品了。这是个闲散的官儿,不用干实事儿,就能领朝廷给的从八品俸禄,享受相应待遇。登仕郎在哪个朝代算是真正有权的官呢?那得说是元朝...
百度文库 期刊文献 图书明朝登仕郎明朝登仕郎 登仕郎是明朝的一种官职,品级为正九品。明朝时,登仕郎作为朝廷登记在册的最小官职,负责出使等事宜。©2022 Baidu |由 百度智能云 提供计算服务 | 使用百度前必读 | 文库协议 | 网站地图 | 百度营销
1. 登仕郎是文散官名,始于唐代,属于正九品下的官阶。这一官衔通常作为荣誉性加衔,赋予没有具体职务的官员,使其听起来更为体面。2. 获得登仕郎官衔的人中,很多实际上担任着其他官职。他们在原有职务之外,额外获得这一官衔。3. 在提及“侍赐”一词时,似乎存在误解。可能是指“待赐乎闭”,...
1. 登仕郎是清朝正九品文散官名。2. 登仕郎官位名称源自唐代,唐时为文官第二十七阶,正九品下。3. 宋代徽宗崇宁二年,登仕郎用以代知录事参军、知县令,政和六年改为修职郎,为文官第三十六阶。4. 金代金正九品上。元代升为正八品,职责涉及宗卷、钱榖的属吏。5. 明代正九品初授将仕郞,升...
历史官职> 登仕郎 官名。隋炀帝大业三年(607)以后改常从郎为之,正九品,掌出使。唐朝置为文散官,正九品下。宋初沿唐制,神宗元丰三年(1080)废。徽宗崇宁二年(1103)又置为选人新寄禄官,取代旧寄禄官试衔知县、知录事参军。政和六年(1116)改为修职郎,同时将假承务郎改此官。金朝定为文散官,正九品上。元...
清登仕郎是古代文散官名,属于正九品的官职。 要详细解释清登仕郎这个官职,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展开: 1. 历史背景:清登仕郎这一官职源于中国古代的官制体系。在中国古代,官职分为九品中正制和八旗制度,其中九品中正制又分为正、从、员、佐、掌、参、副、正从、从九个等级。清登仕郎正是这一体系中的...
举人入仕能做什么官?从清初到清末完全就是两个极端 最近有读者发来私信说清代时祖上出过一位举人,在期墓碑上写有“登仕郎”,具体做过几品官不清楚。回答这个问题并不难,“登仕郎”并非官职,而是朝廷的一种封赠,算是荣誉性质的。按清制,凡是九品的(含从九品)的皆封登仕郎。但是由此引申出来的另一个...
在清朝的文职官阶体系中,登仕郎属于从九品官阶。这一官阶在清朝文职封赠制度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从九品登仕郎这一级别,是文职官员中较低的官阶,但仍然具有一定的行政职能和地位。在清朝的官职体系中,登仕郎位于官阶序列的下端,是官员晋升道路上的一个重要节点。这一官阶的设立,不仅反映了清朝官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