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名瘤足蕨 拼音LiuZuJue 学名Plagiogyria adnata (Bl.) Bedd. 界植物界 门蕨类植物门 纲蕨纲 亚纲薄囊蕨亚纲 目真蕨目 科瘤足蕨科 属瘤足蕨属 植物形态 不育叶的柄长13-17厘米,粗约2毫米,灰棕色;叶片长30-38厘米,宽18-22厘米,向顶部为深羽裂的渐尖头;羽片20-25对,平展,互生,...
华东瘤足蕨的药用价值主要体现在清热解毒、消肿止痛等方面。清热解毒:华东瘤足蕨能够帮助身体消除内热,减轻毒素对身体的侵害,对于内热过盛或毒素积累引起的身体不适有一定的缓解作用。消肿止痛:该药材对于外感风热所引发的头痛和咳嗽症状,以及跌打损伤后的肿痛不适,都具有治疗效果,能够减轻疼痛和肿胀。使用...
早安! 本草纲目——镰叶瘤足蕨 镰叶瘤足蕨,中药名。为瘤足蕨科植物镰叶瘤足蕨的全草或根茎。 性味归经:味辛,性凉。归膀胱、肺、肝经。 功能主治:具有清热发表,透疹,止痒之功效。常用于流行性感冒,麻疹,皮肤瘙痒,血崩,扭伤。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9-15g;或研末。外用:适...
药材基源:为瘤足蕨科植物华中瘤足蕨的根茎或全草。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Plagiogyria euphlebia Mett. 采收和储藏:夏、秋季采收,洗净,晒干或鲜用。 【原形态】根茎粗大,圆柱形,斜升。叶二型,营养叶较短,叶柄长20-30cm,基部两侧有1-2对瘤状气囊体;叶片长圆形,纸质,光滑,长32-45cm,宽13-18cm,单数羽状;羽片...
华东瘤足蕨用于清热解毒;消肿止痛。主治外感风热;头痛;流行性感冒;跌打损伤。 【出处】始载于《中国植物分类学报》。 【拼音名】Huá Dōnɡ Liú Zú Jué 【英文名】all-grass of Japanese Plagiogyria 【来源】 药材基源:为瘤足蕨科植物华东瘤足蕨的根茎。
瘤足蕨属植物是一种陆地生长的中型蕨类,其根状茎短而直立,呈圆柱状,具有辐射对称结构。它们的根部通常不具有鳞片或真正的毛。叶簇生于植物的顶端,分为两种类型:叶片和叶柄。叶柄较长,基部呈三角形且膨大,类似托叶,背面中部隆起,两侧面有1-2个或成一纵列的疣状气囊体,有时延伸至叶柄或叶轴...
瘤足蕨属是一个广泛的植物群体,包含大约50个形态相似的种类。其中,约9种物种主要分布在热带中部美洲,而澳大利亚东北部昆士兰特则有一种。其余的种类主要分布在亚洲东南地区,延伸至印度北部的喜马拉雅山脉区域。在中国,尤其是西南部山区,是瘤足蕨属的繁荣中心,已发现超过20种,记录显示全国现有32种不同...
【别名】大叶山鸡尾巴草、冷蕨萁。 【来源】 药材基源:为鳞毛蕨科植物黑鳞耳蕨的嫩叶或根茎。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Polystichum makinoi(Tagawa)Tagawa 采收和储藏:嫩叶,春季采收;根茎,四季均可采挖。鲜用或晒干。 【原形态】植株高达80cm。根茎短而直立,密被褐色、披针形鳞片,全缘。叶簇生;叶柄长15-20cm,禾...
瘤足蕨,这种生长在我国广东、广西地区的药用植物,其根茎被用于中医治疗。瘤足蕨具有清热解毒的功效,尤其适用于流行性感冒等疾病的治疗。 让我们通过一个案例来了解瘤足蕨的实际应用。小王最近患上了流行性感冒,症状表现为发热、咳嗽、喉咙痛。经过医生诊断,建议小王尝试使用瘤足蕨煎汤来治疗。经过几天的治疗,小王的病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