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的来说,本研究分段式、多角度地证实:肠道炎症可诱导局部产生AD致病蛋白,这些蛋白可经由迷走神经播散至脑部,引起AD相关神经病理改变及认知障碍。 值得注意的是,叶克强教授团队2020年发表于Cell Research的研究论文发现,另一种常见神经退行性疾病帕金森病(PD)的关键致病蛋白α-突触核蛋白,也存在类似的由肠道播散到脑...
朊病毒蛋白质(prion protein,PrP)是一类高度保守的糖蛋白。正常朊病毒(PrP)广泛表达于脊椎动物细胞表面,它可能与神经系统功能的维持、淋巴细胞信号转导及核酸代谢等有关。致病性朊病毒(Pr~)是PrP的构象异构体,两者之间没有共价键差异。PrP~可引起一系列致死性神经变性疾病,这种与朊病毒蛋白质构象相关的疾病...
研究新冠病毒和非典病毒蛋白的功能差异,对于我们认识新冠病毒的高传染性和开发新型治疗方法至关重要。大量研究表明新冠病毒S蛋白的受体结合结构域 (receptor-binding domain, RBD) 比非典病毒S蛋白的RBD具有更高的ACE2亲和性,并且包含一个非典病毒S蛋白不存在的蛋白酶Furin的位点,这些特征使新冠病毒能够更高效的侵染宿主...
棘突蛋白Spike 冠状病毒棘突蛋白是I类病毒融合蛋白,可介导病毒与宿主受体的结合。 N-糖基化的S蛋白在不同冠状病毒之间的长度差异很大,大约1100aa-1600aa,分子量最高可达220kDa。三聚体Spike蛋白形成18-23nm长的棍状尖峰,分布在冠状病毒膜表面。Spike蛋白是宿主中和抗体的重要作用位点以及疫苗设计的关键靶点。
病毒吸附蛋白(viral attachment protein,VAP)是能够特异性地识别细胞受体并与之结合的病毒粒表面的结构蛋白分子,亦称做反受体(antireceptor)或配体。无包膜毒粒的VAP往往是核壳的组成部分,有包膜病毒的VAP为包膜糖蛋白,如T—偶数噬菌体的尾丝蛋白,流感病毒包膜表面的血凝素、糖蛋白等。—些复杂的病毒,如痘苗...
迄今为止,引发这种情况的原因还不得而知,但犹他大学健康中心的研究人员在小鼠身上进行的研究发现,有些肿瘤可以释放一种名为PNMA2的蛋白质,这种蛋白质会组装成病毒样结构,引发一种失控的免疫反应,最终可能损害脑细胞。研究结果提供了新的见解,可能有助于指导未来的治疗策略。
商陆抗病毒蛋白 商陆抗病毒蛋白是2019年全国科学技术名词审定委员会公布的植物学名词。定义 从商陆中分离得到的能抑制蛋白质生物合成的一种蛋白质。具有抗动植物病毒的活性。出处 《植物学名词》第二版。公布时间 2019年,经全国科学技术名词审定委员会审定发布。
图1:蚊子传播的黄热病毒的病毒蛋白糖基化的不同功能。 寨卡病毒(ZIKV)是一种新出现的通过蚊子传播的黄病毒,可引起严重的人类疾病,包括神经发育畸形(先天性寨卡综合征)和 Guillain-Barre 综合征。ZIKV 病毒的 prM 和 E 蛋白均具有糖基化位点。E 蛋白的Asn-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