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颖甫《伤寒发微》说:病人有寒,复发汗,胃中冷,必吐蛔。师但言病人有寒,而不言寒之所在,然即继之曰,复发汗,胃中冷,必吐蛔,可知寒邪即在胃中。非用干姜以温之,反用桂枝汤劫其汗,致胃中之胰液馋涎,并胃底消谷之胆汁,一泄无余,由是胃中虚冷,蛔乃不安而上窜。《金匮》所谓“藏寒”,此即证也。主治...
康平【准原文】病人有寒,复发汗,胃中冷吐蚘。 函太阳96病人有寒,复发其汗,胃中冷,必吐蛔。 现在看这一条,如果一个体质寒的人呢,你给他发汗就会胃太冷,而胃太冷的后果就是如同宋本写的,蛔虫在身体里面因为环境变冷了感觉不适合居住了,就会搬家,所以出现吐蛔虫的问题,这个就是一个比较粗浅的讲法。 但是实话...
87.病人有寒,复发汗,胃中冷,必吐蛔。 刘渡舟 病人有寒,是概括之词,发汗导致脏寒更重,胃气上逆导致呕吐。 这几条的内容总结就是正虚者不可发汗。这些病症,并非不是绝对不能发汗,可以补阳发汗,滋阴发汗,补气养血发汗。时刻要贯彻保胃气存津液的思想。 胡希恕 发汗是解热的手段,非热不能发汗。病人有寒,尤其是...
病人有寒,复发汗,胃中冷,必吐蚘。 发汗,是解热的一种手段,非热不能发汗。这个“病人有寒”,尤其内寒、里寒,象下利清谷就是虚寒在里了,那就不能够攻表,本来就有寒,再退其热,以发汗的法子。如果这个寒在里,那里更冷了,就是 “胃中...
第89条,病人有寒,复发汗,胃中冷,必吐蛔。 “有寒”指的是什么?一般指的是太阳的表寒,但是表寒肯定可以汗解,现在是“复发汗”,说明已经发过汗了,表寒应该已解,实际上是里有寒。那么里寒要温散,反而发汗解表,损伤阳气,里面就更寒,这时候胃里冷得、蛔虫都受不了往上跑,以前人蛔虫多,现在的人不一定有蛔虫...
089 病人有寒,复发汗,胃中冷,必吐蚘 29 2024-03 3 087 亡血家,不可发汗,发汗则寒栗而振。088 汗家重发汗 43 2024-03 4 086 衄家,不可发汗,汗出必额上陷,脉急紧,直视不能眴,不 46 2024-03 5 085 疮家,虽身疼痛,不可发汗,汗出则痉
《伤寒论》89条👉“病人有寒,复发汗,胃中冷,必吐蚘.” 患者素体有寒,胃阳不足,虽太阳经表证,但不可汗法治之发汗必阳气外泄🥀 “必吐蚘”,患者发热恶寒,会“哕”,欲吐. 但今人基本不会吐出“蚘”来 ! 一是饮用水不像曾经,二是生瓜梨枣蔬菜,今谁不洗就吃啊 ? 今腹中寄生“蚘”者那是十分罕见...
欢迎收听中医火神三书(郑钦安)(全)的健康类最新章节声音“伤寒恒论~卷七少阳篇~4伤寒痰病~2病人有寒复发汗胃中冷必吐蛔”。
病人有寒,复发汗,胃中冷,必吐蚘。 2# 任应秋 伤寒论第89条 《伤寒论语译》 【音义】蚘,音回,即蛔字,人体寄生虫之一。【句释】“有寒”,指胃肠虚寒而言,第277条云:“自利不渴者,属太阴,以其脏有寒故也,当温之,宜服四逆辈”,与这条同一意义。“吐蚘”,仍以原注作“吐逆”较妥,一般胃肠虚寒,...
伤寒论第89条原文 张仲景 病人有寒,复发汗,胃中冷,必吐蚘。 专题:89.病人有寒,复发汗,胃中冷,必吐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