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松疱锈病是一种植物病害,主要危害对象为红松等,分布于黑龙江、吉林、辽宁、河北等。分布与危害 红松疱锈病是世界有名的红松危险性病害,已被列为国内外的森林植物检疫对象。该病主要危害20年生以下幼树。七十年代在本地区的红松林普遍发生。分布:黑龙江、吉林、辽宁、河北、湖北、内蒙古、陕西、甘肃、四川、山西...
松疱锈病又称五针松疱锈病、五针松干锈病,通常以五针松受害最为普遍而严重。从幼龄幼苗到成熟林分均可感病,但以20年生以下的中幼林感病最重。严重发病林分的发病率可达70%以上。感病红松当年松针长度减少30%,颜色变浅成灰绿色或无光泽,绝对干重减少27%;主梢生长量减少82%~94%,树高显著降低,仅为健树的...
樟子松疱锈病属双维松疱锈病,又称硬松干锈病,分布世界各地。病树的韧皮部被破坏,高生长,粗生长和针叶长度都受一定的影响,当年主干受害的幼树,大多数于次年春季死亡。症状 该病危害樟子松的枝干。发病初期,感病部位皮部松软且略显粗肿,9月中旬前后,从病皮溢出橘黄色至橘红色的蜜滴,内中混有大量的性孢子...
松疱锈病菌,是无锈菌科柱锈菌属真菌。松疱锈病多发生于松树树干薄皮处,因而刚定植的幼苗和20年生以内的幼树及在杂草丛生的幼林内,或林缘、荒坡、沟渠旁的幼龄松树易感病。转主寄主多的林地病害也严重。外部气候条件的影响也很大,以东北地区的红松疱锈病为例:锈孢子在冷凉(10-19℃)多湿(相对湿度100%)...
5.1.2 松疱锈病是【四川农业大学】森林保护学【全35讲】主讲教师:韩珊 朱天辉 刘应高 胡迅 林恬恬 李姝江 黄琼 杨伟 杨春琳 杨桦的第15集视频,该合集共计35集,视频收藏或关注UP主,及时了解更多相关视频内容。
二针松疱锈病孢子,在20℃以下仍能萌发产生担孢子。夏孢子与冬孢子在4000~5000勒光照下比在6000~9000勒下生长快且好。冬孢子成熟后自冬孢子堆的外层和顶端依次萌发,萌发后产生的担孢子借风力传播再侵染松针。防治二针松疱锈病应以修枝为主,必要时用松焦油涂干治疗,用食盐施入芍药根部,以消除转主寄主。
松疱锈病是由松疱锈菌(Phacidium infestans)引起的病害,主要侵袭松树的幼枝和针叶。识别特点如下: 1.病斑:松疱锈病在松树叶片上形成小而凹陷的病斑,为白色或灰白色,周围有明显的紫色边缘。 2.感染部位:病斑主要分布在叶片的背面,但也可能出现在叶片的正面。同时也会侵袭针叶和嫩枝。 3.病变扩散:病斑逐渐扩大...
第3-4年5-8月间病部生锈孢子器,内有锈孢子,以后每年都可产生锈孢子器。锈孢子借风传到马先蒿或茶藨子叶片上,萌发后生芽管从气孔侵入。6-8月产生夏孢子堆,夏孢子进行重复侵染。8-9月叶背生冬孢子柱,萌发后产生担子和担孢子。担孢子侵染松针。
疱锈病孢子器的出现与4月上旬的温度有密切关系,当旬平均温度超过15℃时,疱囊形成速度较快,温度较低则延迟出现。降雨不仅有助于疱囊破裂,大雨还可能冲刷掉部分孢子。风则是病原菌传播的重要媒介。值得注意的是,疱锈病在适宜的环境条件下,如樟子松与芍药等转主寄主的紧密分布,会导致病症更为严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