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痧草》,二卷,是清代陈耕道撰写的一部较为全面的论述烂喉痧因机证治及预防的专书,刊于清道光十八年(1838),我院藏书为清光绪14年(1888)北京琉璃厂刻本。 书中详细描述了疫痧的症状、病因以及治疗方法,指出:“疫痧之邪,由口鼻直入肺胃,故发痧必见烂喉,...
嘻嘻,宝子呀,给你找到资源了哦! 快点击[GJ2307040.疫痧草一卷.pdf]打开它吧,保证是想要的。 你是不是还喜欢什么相关的东西,快和我说说~
疫痧草,中医:疫痧草的功效与作用,疫痧草介绍及知识点,中医大辞典。书名。3卷。清·陈耕道撰。刊于1801年。卷上辨论章,系疫痧(即猩红热)的总论部分;卷中见象章,为疫痧证治;卷下汤药章,列所用方药,并订立了疏
四库之外古籍 医家类 疫痧草 (清)陈耕道撰 全一册 原书部分页残或字迹不清 星级: 87 页 陈耕道治疗疫痧经验探析 星级: 3 页 疫痧草 星级: 18 页 《疫痧草》论治试析 星级: 3 页 吊脚痧方论_徐子默撰 星级: 65 页 陈草 星级: 2 页 (论文)陈草 星级: 2 页 经籍跋文_陈═撰 星级:...
历史知识> 疫痧草 书名。清陈耕道著。耕道,字继宣,虞山(今江苏常熟)人。此书刊于嘉庆六年(1801)。三卷。上卷为“辨论章”,阐述疫痧(猩红热)系因感染疫毒而致,即通过“气息传染”,有较强的传染性,并记叙了疫痧的一般病候及治疗原则;中卷为“见象章”,详述疫痧的症候,如发热、痧疹形式、舌苔、脉象、咽喉...
疫痧草白喉捷要汇刻 《疫痧草白喉捷要汇刻》是清代陈耕道、张绍修撰的一本耳鼻咽喉口齿类中医文献,刊于清道光十八年 (1838)。内容简介 本书即《疫痧草》、《白喉捷要》二书合刊本。版本信息 现存初刻本、清光绪二十一年(1895)刻本及1919年镇江隐草堂刻本。
中医养生类古籍,疫痧草 疫痧草(清)陈耕道 完整版137页面内容 线装本共1册装订售黑白影印
1、PAGE6四虎饮_疫痧草_方剂加减变化汇总TOC o 1-3 h z u HYPERLINK l _Toc256000000 四虎饮_疫痧草_方剂加减变化汇总 PAGEREF _Toc256000000 h 1 HYPERLINK l _Toc256000002 1.原方 PAGEREF _Toc256000002 h 3 HYPERLINK l _Toc256000003 1.1.组成:大黄、黄连、犀角、石膏、知母、玄参、生地、青黛、马勃。
疫痧草三卷/(清)陈耕道撰 收藏 价格: ¥17 品相: 10品 数量: 1件 运费: 快递15元, 挂刷 15元, 销售总量: 件 销售总额: ¥0元 浏览量: 0 品种:医书/药书 统一编号:se9445384 店内编号:子部医家类 属性: 其他医药书籍, ,2010-2019年,,16开 ,,, ,,, , 简介:学习所用古籍资料内容 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