畲族服饰主要分布于畲家群众畲居区。在福建省宁德市的霞浦、福安等县(市)的畲族村落中的畲族村民依然保留着穿畲衣的习俗。其中霞浦县崇儒乡上水村的畲族服饰制作技艺保留得最为完整,又融入了现代的时尚元素,对畲族服饰传统工艺进行变革改良,呈现新时代少数民族服饰独具的风情。民俗内容 畲族服饰图案大多取材于日常...
畲族凤凰装,是我国畲族妇女最主要的装束,也是畲族服饰的精华,蕴涵着丰富的畲族文化内涵。历史渊源 畲族的女子服装被称为“凤凰装”,在中国的少数民族服饰中非常独特,但历史上并无关于“凤凰装”的文字记载。东晋干宝的《搜神记》将畲族服饰描述为:“织绩木皮,染以草实,好五色衣服,裁制皆有尾形。”明代谢肇...
服饰由七个部分组成:上衣、裙子、水巾、手巾、围身裙、脚绑、鞋;饰品有六样:凤凰冠、耳仰(即耳坠)、扁扣、手镯、脚镯和戒指;发式有三种形式:少女、订婚或准备订婚姑娘、已婚妇女。2008年6月7日,畲族服饰列入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罗源县霍口乡畲族女性服...
畲族,自称“山哈”,意为山里的客人,主要分布在福建、浙江、江西、广东、贵州、安徽、台湾等省份的山区。福建的畲族人口占我国畲族总人口的一半,而福建三分之二的畲族人口又聚居在闽东的宁德地区。📜 历史渊源: 在明清时代,畲族服饰在福建、浙江、广东、江西等地基本相同。男女皆穿麻衣,无寒暑之分,不穿鞋履,或扎...
畲族服饰是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畲族的传统服饰,斑斓绚丽,丰富多彩,其主要特色在女性服饰上,女性服饰以凤凰形态贯穿整体,故称“凤凰装”。“凤凰装”由服饰和头饰组成,传统的头饰称为“凤冠”,由银钳栏、头面、银金、国铮、奇喜牌、奇喜载、银链、古文钱等组成凤凰翘首的形态。服饰有上衣、裙子、围身裙、...
凤冠是畲族服饰的主要标志,相传为高辛帝送与三公主并佑其永远吉祥的护身物,具有纪念始祖意义。凤冠大致可分为黑色缠头纱、凤箍和抓头三个部分 ,其主要材质为纯银。椎髻高钗是模仿凤头:缀在凤冠银链上的银片,形如翎羽,应是模仿凤羽:而盘垂的瓷珠,叮咚作响,宛如...
畲族,是一个南方游耕民族, 每个畲族女孩都是编织刺绣的能工巧匠, 今天,和爱上简笔画一起, 认识畲族,绘画畲族服饰。 民族简介 畲族是中国人口较少的少数民族之一,分布在闽、浙、赣、粤、黔、皖、湘七省80多个县(市)内的部分山区,其中90%以上居住在福建、...
闽南,闽西有的畲村妇女发式也不同于当地汉人,如漳平,华安,漳浦,长泰等县畲族妇女发式为"龙船髻"。闽北畲族妇女以百根银簪并配以红绳,料珠,装成"扇形髻"。浙西南畲族妇女发饰称为"笄"。 2008年6月7日,畲族服饰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畲族服饰图案的创造作者大多是土生土长的劳动...
宁德为畲族主要聚居地区,有畲族人口18.1万人,约占全国畲族人口的四分之一,全省畲族人口的二分之一。畲族历史悠久,是一个古老而优秀的民族,在长期的历史进程中,畲族人民创造并留下许多优美的服饰,成了独具特色的民族文化,成为中华民族文化宝库中一颗璀璨的明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