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网技术》(月刊)创刊于1957年,是由国家电网有限公司主管、主办,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出版的学术期刊。截至2011年9月,《电网技术》官网显示,《电网技术》编辑委员会拥有委员63人,顾问委员会拥有委员23人。 据2019年2月6日中国知网显示,《电网技术》共出版文献12011篇、总被下载4766373次、总被引309316...
电网智能化调度在智能电网体系中起到“神经中枢”的作用。借助先进的计算机、通信、电力系统分析和控制理论及技术,实现对电网调度的全局优化与协调控制,保证大电网的安全、经济运行。 (1)构建智能调度中心 在信息支撑方面,建立分布式一体化数据和参数共享平台,实现基于三维可视化的智能互动式人机交互系统;在电网安全防御方...
国网湖北电力通过打造“数据一个库、监管一张网、管理一条线”的智慧工地平台,让人工智能赋能电网工程建设,打造绿色、安全、高效的智慧工地。 “电网工程建设周期长、施工现场人员多,以往工程管理往往难以实现精准、全面覆盖。智慧工地平台利用AI技术,能够在视频端、手机端实时监测工地施工情况,还支持监控回放。现在连施工...
3月31日,全球光伏逆变器龙头阳光电源股份有限公司(300274,以下简称“阳光电源”)在安徽合肥举办的“PAT2023先进技术研讨会”上,发布了其全新的“干细胞电网技术”。这套技术包括了“ 增强型连续高低穿技术”、“自适应宽频振荡抑制技术”、“POD功率振荡阻尼技术”、“微秒级电压构建技术”、“柔性惯量支撑技术”...
不仅如此,它的技术实力和服务质量也在全球范围内树立了新的标准。无论是在极端天气条件下,还是在面临突发事件时,中国电网都能够迅速响应,确保电力供应的连续性和稳定性。中国电网拥有全球最大的供电网络,服务着超过13亿人口,覆盖了几乎所有的城市和乡村。这种广泛的覆盖能力和稳定的供电服务,确保了中国社会和经济...
3、微电网技术 从微网层面内考虑各种分布式资源的协同控制,将微网对外等效为电压/电流源,可降低配电系统频率、电压稳定性控制的复杂度;从微网群层面考虑功率互济与调度优化,可利用不同区域内新能源及负荷互补特性解决分布式电源出力波动、峰谷差等经济调度问...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从2012年开始启动大容量梯次利用电池储能技术研究。2019年3月江苏南京江北电网侧储能电站启动建设。该项目是国内首个梯次利用的电网侧储能电站。江北储能电站工程利用“旧电池”总容量为7.5万千瓦时,其中包含磷酸铁锂电池4.5万千瓦时、铅酸电池3万千瓦时。
随着国家电网坐拥两大关键技术之后,也让全球电力系统看到了中国的真正实力,因此在这一领域我国的大学生无需去国外留学进修,而国外的学生则需要来中国留学进一步学习电力技术。最重要的是,在特高压输电和柔性直流输电技术领域,全球电力系统都需要使用中文说明书,可以说这就是国家电网所具备的真正实力,堪称全球之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