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磁炮曾是冷战时代美国“星球大战”军备计划的重点项目,被视为对抗核弹的秘密武器。美国海军于2005年重新启动电磁炮研究,截止2010年投放2.11亿美元。2010年12月6日,美国通用原子公司公司宣布,该公司研制的Blitzer防空型电磁轨道炮的样炮已经于9月在美国陆军杜格威试验场成功试射了空气动力学弹丸。该次试验是根据与...
电磁导轨炮,是一种使用电能代替化学发射药发射弹丸的远程打击武器,弹丸初速为2千米~2.5千米/秒。优势背景 电磁导轨炮为美军提供未来作战优势,该远程海军武器使用了十分先进的复合材料,并可利用电能发射弹药,同时还延长了炮管的寿命,提升了性能,首套电磁导轨炮工业样机由BAE系统公司提供,该样机的测试工作已于...
美军当时的想法是,将电磁轨道炮以5马赫的高超音速发射向目标,然后由GPS提供信号引导,最终现实廉价精确打击目标的效果。当然,美国的电磁轨道炮最终下马,因为无法解决两个问题:一是电磁轨道炮的高过载导致炮弹无法使用精确制导部件问题;二是电磁轨道炮的炮管烧蚀问题。研制高超音速精确制导炮弹有多难?非常非常难。当...
这种射程和速度组合赋予电磁轨道炮极为强大的突防能力与超远距离打击能力,可以有效打击海上、陆地目标,甚至进行反卫星等任务。当然,不说是中国的电磁轨道炮已经可以投入实战了,解决了轨道烧蚀问题,后面还有一系列问题,比如巨大的能量需求、电容器的能量密度与充放电效率,都是实现实战化需要突破的瓶颈。另外,系统的...
1901年,挪威物理学家克里斯蒂安·伯克兰将这种想象转化为现实。他利用沿枪管直线排列的线圈所产生的电磁力,将一枚重0.5千克的炮弹推射到50米/秒的速度,取得了历史性的突破。不过,当时他研制的武器和今天的电磁轨道炮原理并不相同,我们称之为线圈炮,其推射原理是磁铁异性相吸所产生的力。除了线圈炮和轨道炮...
早在2018年,我国就在“海洋山”号登陆舰上安装了一门电磁炮,对其进行性能测试。但五年来鲜有相关内容公布,但现在打破沉寂,突然爆出重大消息!12月9日,“环球网”转引香港《南华早报》的报道称,时隔五年的沉寂,中国海军工程师突然表示,已经成功验证了一款电磁轨道炮样机,能以超过每秒2千米的出膛速度,连续发射...
电磁轨道炮系统是指以电能为发射能源,利用电磁导轨之间流过的大功率瞬态电流产生强大磁场作用力驱动弹丸的一种动能杀伤武器。目前,由于电磁轨道炮系统需要大量电能,在能量储存小型化问题解决前,舰载电磁轨道炮系统是主要发展方向。相比传统火炮通过火药燃气压力作用于弹丸,电磁炮电磁场的作用力时间更加持久,因而具有高...
我们的电磁轨道炮之所以能够达到那么高的连续使用要求,可能要归功于一种基于人工智能的先进测量诊断系统。据披露这套系统同时能够分析10万组数据,可以在发射试验进行之前就对全系统进行诊断。在试验当中发现问题还可以自动终止试验,在试验中就曾三次避免了损坏昂贵的电磁轨道炮试验装置。据马伟明院士披露,他的团队还...
比如,你很难用电磁轨道炮去轰击对方的点目标,只能用于打击巷口、机场等面目标。这几天一个更好的消息传来,中国团队在电磁轨道炮所用的精制制导炮弹的研制上又解决了一个难题:因为旋转速度而导致的偏离航线问题。据《南华早报》引述中国电子技术学报的文章称,中国团队在试验中发现,将带有弹翼的弹丸发射到15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