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磁兼容—试验和测量技术—浪涌(冲击)抗扰度试验》(GB/T 17626.5-2019)是2020年1月1日实施的一项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归口于全国电磁兼容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电磁兼容—试验和测量技术—浪涌(冲击)抗扰度试验》(GB/T 17626.5-2019)规定了设备对由开关和雷电瞬变过电压引起的单极性浪涌(冲击...
随着新能源电动汽车的快速发展,车上电子零部件的可靠性对整车性能影响较大,特别是如何保证整车所集成的各种电控单元功能在恶劣的电磁干扰中维持正常工作,满足电磁兼容要求。大电流注入(BCI,Bulk Current Injection)抗扰度试验,通常是一个必须试验项目。 BCI是一种通过电流注入探头将干扰信号直接诱导到线束中进行抗扰度测...
BCI(Bulk current injection,大电流注入)是汽车电子零部件电磁兼容试验中的重要试验项目。试验目的是考量被测设备对耦合到线束上的射频电流抗干扰能力。BCI抗扰度试验的基本原理是模拟天线产生的电磁场耦合到线缆之后对电气系统的干扰效应。天线产生的干扰电磁场,绝大部分都耦合到电气部件的连接线缆上,然后通过线缆传播到...
那么,电磁兼容试验检测项目具体包含哪些内容呢?一般来说,我们可以将其分为两大类:电磁干扰(EMI)测试和电磁抗扰度(EMS)测试。1. 电磁干扰(EMI)测试:EMI测试主要评估电子设备自身向外辐射和传导电磁干扰的程度,以确保其不会对其他电子设备造成干扰。常见的EMI测试项目包括:传导发射测试: 检测设备通过电源线...
EMC测试又叫作电磁兼容(EMC)测试,指的是对电子产品在电磁场方面干扰大小(EMI)和抗干扰能力(EMS)的综合评定,是产品质量最重要的指标之一,电磁兼容的测量系统由测试场地和测试仪器组成。EMC测试目的是检测电器产品所产生的电磁辐射对人体、公共场所电网以及其他正常工作之电器产品的影响。简介 电磁兼容是研究在有限...
据央视新闻9月11日报道,中国航天科工三院在9月7日日成功完成了商业航天电磁发射高温超导电动悬浮试验,在380米电磁线路上实现了234公里/小时的试验速度,合每秒65米。虽然这个速度还不是很快,但随着后续的技术改进和线路加长等措施的实施,其速度是会大幅度提升的。航天器从地球以垂直状态飞到太空所需要的速度是...
CS116电磁兼容试验是电子和电气产品的必要检测环节,主要用来确保产品在各种电磁环境下均能稳定可靠地工作。试验主要包含以下要求:一、辐射发射测试 产品在进行电磁兼容试验时,需在特定的测试环境中进行辐射发射测试。该测试的目的是检测产品在工作时是否会产生过量的电磁辐射,以避免对其他电子设备产生干扰。测试中,设备...
电磁兼容试验的原理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解释:一、电磁场理论电磁兼容试验的基础是电磁场理论。电磁场是由变化的电场和磁场相互作用而形成的,是电磁波传播的媒介。电磁兼容试验通过模拟电磁场的变化,对设备在电磁环境中的性能进行评估。二、电磁波传播规律电磁波是电磁场在空间中传播的表现形式。电磁波的传播受到多...
CTI-S测试是汽车电子零部件的信号/控制线感应到车上断开较大感性负载的部件或其他部件开关过程中产生的瞬态干扰。常常是因为信号端口的防护设计不当引起,可依次对线束测试,从而进行快速定位。4 / MFI(低频磁场抗扰度)/ MFI测试是考验汽车电子零部件在强电磁环境下抗干扰的能力。引起失败的原因与车上的关键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