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政策历程图 电力是国家社会经济发展不可或缺的公共事业之一。在“九五”规划中,电力的发展方向是提高电能利用效率、加快城乡电网改造和建设;“十五”规划提出要深化电力体制改革、积极发展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十一五”规划要求加强电力需求侧管理和电力节能工作;“十二五”规划则是在“十一五”规划的要求上进一步提...
“在电力产业发展中,储能、虚拟电厂等新型主体已经成为电力市场成员,这些主体的产业地位将进一步明确,发展也将再加速。”厦门大学能源政策研究院院长林伯强说。记者还注意到,《规则》中增加了电力市场实行注册制度。即:“电力交易机构根据国家有关规定建立市场注册制度,具体负责电力市场注册管理工作。经营主体进入或者退...
违反本法第十四条规定,电力建设项目不符合电力发展规划、产业政策的,由电力管理部门责令停止建设。违反本法第十四条规定,电力建设项目使用国家明令淘汰的电力设备和技术的,由电力管理部门责令停止使用,没收国家明令淘汰的电力设备,并处五万元以下的罚款。 《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力法》第七十二条 盗窃电力设施或者以其他...
综上所述,国家电力法最新政策在电价管理、电力设施保护、供电服务以及电力发展与可再生能源利用等方面都做出了明确规定和要求。这些政策旨在保障电力市场的健康有序发展,维护电力用户的合法权益,推动电力事业的持续进步。参考法规 《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力法》第二条 本法适用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的电力建设、生产、供应和...
2024年4月,全国各地出台了多项电力相关政策,其中比较重要的政策合计45条,国家层面出台的政策有8条,地方层面出台的政策有37条。 整体上看,国家政策侧重于绿电、电力市场、新能源消纳等方面,各地方政策依然以不断完善电力市场的规则为主要内容。 国家政策开始侧重地方发展 ...
进入8月以来,能源领域密集出台发布了多项重磅政策文件,围绕可再生能源电力消纳、构建新型电力系统等内容进行了全面的部署。8月2日,国家发改委办公厅、国家能源局综合司发布《关于2024年可再生能源电力消纳责任权重及有关事项的通知》,明确了今明两年各省可再生能源电力消纳责任权重;8月6日,《加快构建新型电力系统...
一扩大、一新增。扩大地方电网网内工商业用户参与交易试点范围,纳入试点范围的地方电网工商业电力用户均可直接从电力市场购电,取消年用电量大于1000万千瓦时要求;增加新型主体参与市场交易,满足市场准入条件的独立新型储能电站、用户侧新型储能项目、车网互动试点示范项目参与市场交易。
2023年6月,全国电力相关政策出台52条,其中国家层面出台政策12条,地方层面出台政策40条。从国家层面看,12条政策中风电、光伏、储能相关政策都有,关于发电机组的退出方式也有新的规则和方式引入。电力安全监管再次被提及,其中两项政策专门涉及人员安排。调整电力行业网络与信息安全联席会议成员和并网电厂涉网安全管理...
法律分析: 根据国家法律规定,电力事业要适应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要,适当超前发展。国家鼓励、引导国内外的经济组织和个人依法投资开发电源,兴办电力生产企业。 电力事业投资,实行谁投资、谁收益的原则。
国家发改委官网显示,《通知》提出,按照价格市场形成、责任公平承担、区分存量增量、政策统筹协调的总体思路,深化新能源上网电价市场化改革,推动风电、太阳能发电等新能源上网电量全部进入电力市场,上网电价通过市场交易形成;同步建立支持新能源可持续发展的价格结算机制,区分存量和增量项目分类施策,促进行业高质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