船名:甲铁舰——亚洲第一铁甲舰 时间:19世纪 简介:在幕末时期,海军的舰船种类繁多,仿佛是一个“万国牌”的集合。其中,最著名的莫过于“甲铁舰”。这艘船是亚洲第一艘木壳铁甲舰,由法国制造,曾辗转多国海军之手。1867年,它被出售给德川幕府。然而,当它在1868年5月到达日本时,幕府与以明治天皇为首的新政府...
但随着“开阳”舰触礁,以及“甲铁”的到来,兵力对比的天平已然发生改变。 春日号明轮炮舰,最初是中国购买的阿思本舰队的一员,后转手卖给日本 在新政府舰队中,威力仅次于“甲铁”的是明轮巡航舰“春日”,这艘军舰排水量大约为1000吨,最初是英国人阿斯本为清朝购买的巡航舰“江苏”号,由于清朝政府拒收,该舰后来...
直至1869年,随着明治政府军的胜利,局势逐渐明朗化,“甲铁舰”才得以移交给明治政府海军。在最后的决战以及明治维新的创立过程中,“甲铁舰”都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在当时的海上力量对比中,甲铁舰以其强大的装甲防御力而闻名,即便遭受直接攻击,也能保持完好无损。其炮台和炮塔的转动灵活性,使得它能够轻松击...
在这些舰船中,最为人所知的当属“甲铁舰”,这艘具有时代地域性意义的木壳铁甲舰,不仅是亚洲首艘此类舰艇,而且其历史同样引人注目。它最初在法国波尔多建造,随后在多个国家辗转,直至1867年被出售给德川幕府。然而,当“甲铁舰”在1868年5月抵达日本时,旧幕府与新兴的明治政府之间正值内战。这场战争始于1868年1月...
作为一艘传奇的铁甲舰,甲铁号不仅曾是日本海军的第一艘铁甲舰,见证了宫古湾海战与箱馆之战的历史波澜,在南北战争中它也无疑是各个大国外交上纵横捭阖的产物。从最初的“斯芬克斯号”(Sphynx)再到丹麦的“史特克柯达号”(Stærkodder),从邦联的“石墙号”(StoneWall)在最终到戊辰战争后的“东舰”(あずまか...
《《武家之殇》中的“甲铁”舰——近代日本海军的奠基石》 与后来日本的其它军舰相比,“甲铁”舰远不算著名,但在近现代历史上,又极少有舰船像它一样拥有如此离奇的命运,并和如此多的大事件串联在了一起。它卷入了美国内战、德国统一、明治维新。期间,它改换了5个舰名,并在6个国家之间来回转手,最终成了...
明治二十二年这个时间离《北洋海军章程》时间比较近。海军上将级在此时还是被称为甲铁舰,四年之后日本订购富士八岛(甲号乙号)时,才称这类舰为甲铁战舰。日语汉字翻译显然还是有一个发展的过程。所以按这样翻译,海军上将级算铁甲舰也可以,算战列舰也没问题。定远亦然,怎么称呼都有道理,不是非黑即白的。
甲铁号(Kotetsu)为木制战舰,外包90至140毫米厚的锻铁装甲,于1863年建于法国波尔多的拉芒兄弟船厂。此时距世界上第一艘木制铁甲舰——法国的光荣号(Gloire)下水仅仅四年,因此可谓是当时比较新锐的战舰了。该舰在美国邦联、法国、丹麦之间几次转手,在1867年以40万美元的价格出售给日本德川幕府,于1868年5月到达日本。
定远在当时是亚洲海军中的佼佼者,清帝国的北洋水师拥有定远这样7600吨的铁甲舰,而其他亚洲国家的海军规模较小,仅有防护巡洋舰。然而放眼欧洲,定远的体量仅相当于当时的二等铁甲舰。定远是由德国伏尔铿造船厂在1881年开始设计建造的,该造船厂位于德国,二战后被划归波兰。德国海军在当时仍处于建设阶段,...
1828年,法国海军上将比尔日·米西埃锡在海军部委员会上宣布了一个惊人的消息:美国已经制造出了一种木质舰船,其外壳覆盖着铁条,可以有效地阻挡炮弹的攻击。这个消息迅速传遍了世界,促使各国开始研发铁甲舰。 到了1853年,克里米亚战争中的两次事件更是让人们见识到了装甲的威力。在黑海的锡诺普战役中,土耳其的木制战舰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