促动力药物是治疗恶心和呕吐的常用药物,甲氧氯普胺和多潘立酮是其中最常用的两种,它们都有一定的效果,但也有各自的特点和适应症。在使用这两种药物时,应根据不同的原因和情况,选择合适的药物,同时也要注意可能出现的不良反应,如果出现不适,应及时停药或换药,或者咨询医生的意见。
多巴胺受体拮抗剂具有芳香族结构,通过阻滞多巴胺受体而起到促进胃肠运动的作用。临床常用的代表药物包括:甲氧氯普胺、多潘立酮、伊托必利等。 1、甲氧氯普胺 适应证:各种原因所致恶心、呕吐、嗳气、消化不良、胃部胀满、胃酸过多等症状的对...
由于可进入大脑,也容易引起神经方面的不良反应,如震颤、运动迟缓等,同样甲氧氯普胺和多潘立酮一样也能作用于脑垂体,从而使催乳素释放增多,易导致溢乳、男子乳房女性化、闭经等副作用。由于甲氧氯普胺不良作用较多,因此临床应用逐渐减少,但其注射剂仍可用于快速缓解恶心呕吐的症状。 使用该两种药物时,可联合维...
01 甲氧氯普胺 甲氧氯普胺为多巴胺D2受体拮抗剂,同时还具有5-羟色胺4(5-HT4)受体激动效应,对5-HT3受体有轻度抑制作用。同时,甲氧氯普胺可作用于延髓催吐化学感受区(CTZ)中多巴胺受体而提高CTZ的阈值,具有较强的中枢性镇吐作用。 临床上,...
多潘立酮 通过直接作用于胃肠壁、选择性作用于外周 D2 受体而促进消化道动力,可止吐、促进胃排空、有效防止胆汁反流,且不影响胃液分泌,可用于胃炎、GERD、FD、恶心呕吐、GP 等。 表2. 多潘立酮的使用推荐 有报道日剂量超过 30 mg 发生...
甲氧氯普胺和多潘立酮的区别 表3:甲氧氯普胺 VS 多潘立酮 注:药物有多巴胺受体拮抗作用的,有锥体外系反应和催乳素分泌增多的副作用。如易透过血脑屏障的药物氧氯普胺易引起锥体外系反应,也致催乳素分泌增多;多潘立酮不易透过血脑屏障,对脑内多巴胺受体几乎无拮抗作用,不易致锥体外系反应,但仍可在一些缺乏血...
总之,甲氧氯普胺、多潘立酮、莫沙必利和曲美布汀虽然都属于胃肠动力药物,但它们的作用机制、临床应用、优缺点及用药注意事项各有不同。在选择使用时,应根据患者的具体病情、症状特点、个体差异等因素综合考虑,合理选用药物,以达到最佳...
促动力药主要包括多巴胺受体拮抗剂如甲氧氯普胺、多潘立酮、伊托必利,及5-羟色胺(5-HT4)受体激动剂如西沙必利、莫沙必利等。 一.促动力药的区别 多巴胺受体拮抗剂 甲氧氯普胺可拮抗中枢和外周多巴胺受体及激动5-HT4受体,有较强的中枢镇吐作用,并可增强胃动力。其易透过血脑屏障,阻断中枢多巴胺受体而致锥体...
建议:多潘立酮片不宜与复方胃膜素联用。 04 多潘立酮片与甲氧氯普胺 分析:多潘立酮片为外周多巴胺受体拮抗药,甲氧氯普胺也为多巴胺受体拮抗药,与多潘立酮片的作用基本相似,因此两药物应避免联用。 建议:多潘立酮片不宜与甲氧氯普胺联用。 ...
与甲氧氯普胺和多潘立酮相比,伊托必利有高极性,较少进入脑内,对中枢神经系统多巴胺 D2 受体阻断作用弱,不引起中枢神经系统相关不良反应,无锥体外系作用。 与甲氧氯普胺和多潘立酮相比,伊托必利较少进入脑内,对中枢神经系统多巴胺 D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