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颖嘉先生(1931年 - 2008年),田兆麟的次子(田兆麟有三子),电子学工程师、机械工程师,他是中国第一代电子计算机的研制者之一,在上世纪50年代中叶,参与中国第一代计算机的研制工作。田颖嘉自幼受父亲田兆麟熏陶指教,随父教拳或应酬,对太极拳长期的耳闻目染。加其聪慧好学,对于传统杨氏太极拳的各种拳架势、...
当然啦,田颖嘉的入室弟子,在全国武术比赛中多次获奖,和田颖嘉亲如父子,这样的人的拳架肯定不难看。 收起回复 15楼2012-10-07 21:50 广南太极 人中龙凤 11 好拳! 回复 16楼2012-10-08 21:45 扫二维码下载贴吧客户端 下载贴吧APP看高清直播、视频! 贴吧页面意见反馈 违规贴吧举报反馈通道 贴吧违规信息处理...
这就是宝藏,是习武者穷其一生所要追求的。田颖嘉不但收藏了杨家太极拳的详细内容,而且,在武艺上也得到了其父亲的传授。他所演练的拳、剑、刀、枪等,轻灵沉稳,气势逼人,精、气、神十足,真正体现了太极拳的武术韵味。虽然,田兆麟过世已近半个世纪,但是,田颖嘉却将其宝贵的杨家精髓完整地保存了下来。 除了自己练...
学成后遵师命又相继拜列在老先生长子杨少候及三子杨澄甫门下。我师父田颖嘉太极得自家传,而且他本人是电子工程师、机械工程师、中国第一代电子计算机的研制者之一,有着相当扎实的文化底蕴。我在师父的教导下,使自已学过的许多东西更清楚了。如今这篇文稿若不能很好地表达意思,那只能说明自己的水平不到,更需要加...
田颖嘉文 杨氏太极拳(九十式)中架,原系先师祖杨健侯老先生为学者便于学练小架所创编。因小架重意而不重形,故式走架,式高步小,盘圈大小、多寡,由“气”而领。圈系内动,显影见微,似有似无,且拳中掺入随“意”而发之放劲,发时哼哈震耳。再则,动作时缓时疾,时刚时柔,皆顺“劲”而变,无一定谱,无怪...
太极文化2017-09-07 08:49:20 首赞 1/0
田颖嘉文 杨氏太极拳(九十式)中架,原系先师祖杨健侯老先生为学者便于学练小架所创编。因小架重意而不重形,故式走架,式高步小,盘圈大小、多寡,由“气”而领。圈系内动,显影见微,似有似无,且拳中掺入随“意”而发之放劲,发时哼哈震耳。再则,动作时缓时疾,时刚时柔,皆顺“劲”而变,无一定谱,无怪...
田颖嘉先生(1931年 - 2008年),田兆麟的次子(田兆麟有三子),电子学工程师、机械工程师,他是中国第一代电子计算机的研制者之一,在上世纪50年代中叶,参与中国第一代计算机的研制工作。 200…
田兆麟傳的楊式太極小架田兆麟的次子田颖嘉 先生演示 杨氏嫡传田颖嘉略传 田颖嘉(1931—2008),田兆麟的次子,电子学工程师。在上世纪50年代中叶,曾参与中国第一代计算机的研制工作,并著有相关论文。他思想敏捷,博学多才,文武双全。因其聪慧好学,其父甚为喜爱。当有教拳或应酬时,经常携其外出。长期的耳闻目染,加之...
田颖嘉先生(1931年 - 2008年),田兆麟的次子(田兆麟有三子),电子学工程师、机械工程师,他是中国第一代电子计算机的研制者之一,在上世纪50年代中叶,参与中国第一代计算机的研制工作。 田颖嘉自幼受父亲田兆麟熏陶指教,随父教拳或应酬,对太极拳长期的耳闻目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