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理性黄疸是新生儿出生后早期常见的现象,可以从发生原因、出现时间、消退时间、表现特点、处理方式等方面进行分析。 1、发生原因 主要是由于新生儿胆红素代谢特点所致。胎儿在母体内处于低氧环境,会产生较多的红细胞以携带氧气,出生后环境改变,红细胞破坏增加,胆红素生成过多;同时新生儿肝脏功能尚未完全发育成熟,对胆红素的...
生理性黄疸是新生儿出生后早期,血清胆红素浓度增高在一定范围内的暂时性黄疸,是新生儿正常发育过程中出现的一种生理现象。发生时间和人群、胆红素代谢特点、临床表现、处理方法如下: 1.发生时间和人群 生理性黄疸主要发生在新生儿,尤其是早产儿更为常见。通常在出生后的2~3天开始出现,4~5天达到高峰,5~7天开始逐渐...
生理性黄疸是新生儿时期特有的一种现象,主要与新生儿胆红素代谢特点有关。生理性黄疸包括出现时间、黄疸程度、持续时间、伴随症状、胆红素代谢特点等。具体如下: 1、出现时间:足月儿生理性黄疸通常在出生后2-3天出现,4-5天达到高峰;早产儿出现时间稍晚,多在出生后3-5天出现,5-7天达高峰,这是因为新生儿出生后,体内...
生理性黄疸是新生儿时期常见的一种现象,主要是由于新生儿胆红素代谢特点所致。新生儿出生后,身体会开始分解红细胞,产生胆红素。但新生儿的肝脏功能尚未完全成熟,不能有效地将胆红素转化并排出体外,导致胆红素在体内积聚,从而引起皮肤、黏膜和巩膜黄染的现象。 生理性黄疸通常在新生儿出生后的2 - 3天开始出现,4 - 6天达到...
通常新生儿出生后不久会出现生理性黄疸。这是因为新生儿肝脏功能尚未完全成熟,无法及时处理体内多余的胆红素,导致皮肤和眼睛出现黄色。 生理性黄疸多在出生后24至72小时内出现,通常在1至2周内自然消退。大多数情况下,生理性黄疸属于正常现象,无需特殊治疗。但若黄疸出现过早、持续时间过长或程度较重,可能提示病理性黄疸...
新生儿生理性黄疸是指除外各种病理因素,由于新生儿胆红素生理代谢特性,其血清中未结合胆红素增高到一定范围引发黄疸。除面颊巩膜皮肤轻度黄染外一般无其他临床症状,可通过查血胆红素含量诊断,多发生在生后2~3天,通常经过1~2周可自然缓解。根据流行病学调查数据,50%~60%的足月儿和80%的早产儿可出现生理性黄疸[1]。
生理性黄疸通常无需特殊治疗,日常可注意加强喂养、适当晒太阳、保持皮肤清洁。 1.加强喂养 让宝宝多吃奶,可促进排便,有利于胆红素的排出。足够的喂养能保证宝宝有充足的营养和能量,同时通过肠道蠕动加快胆红素的排泄。 2.适当晒太阳 在阳光适宜时可适当给宝宝晒太阳,但要注意保护眼睛和会阴部。阳光中的蓝光成分对胆红...
生理性黄疸是指新生儿在出生后2~3天出现皮肤、巩膜黄染现象,4~6天达到高峰,7~10天消退,早产儿及低体重儿约持续一个月。这是新生儿时期常见的一种现象,主要与新生儿胆红素代谢特点有关。 新生儿胆红素生成相对较多,其红细胞数量多且寿命较短,破坏后产生胆红素较多;而且新生儿肝细胞处理胆红素的能力较差,使得胆红素在...
生理性黄疸 黄疸是新生儿期常见的临床症状,由于其发病机制不同,它既可以是生理现象,又可以是病理现象。临床上以足月儿血清总胆红素超过205.2μmol/L(12mg/dl),早产儿超过256.5μmol/L(15mg/dl)称为高胆红素血症。生理性黄疸就医指南 生理性黄疸的可能疾病 可能疾病伴随症状就诊科室 新生儿湿肺 新生儿气促口唇青紫...
生理性黄疸是指发生于新生儿的一种生理性的高未结合胆红素血症。新生儿生理性黄疸属于新生儿生长过程中的一种生理现象,主要是体内胆红素浓度过高引起的,常见症状为皮肤发黄、巩膜发黄、粪便发黄。一般无需给予特殊治疗,通常在出生后5-7天可逐渐消退。新生儿出生后,医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