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方面,加强生物安全和伦理监管,推动建立健全生物技术伦理审查规则和风险评估制度,强化对生物技术研究、开发、应用,实验室生物安全、遗传资源安全等方面的伦理监管,规范制造商和研究人员生产和操作生物的行为,构建导向明确、规范有序、协调一致的生物技术伦理监管体系。同时,加强生物技术研究和应用的规范管理,包括对研...
二、生物风险治理不足生物风险是指自然发生的疾病、意外或故意释放生物制剂和生物材料等生物事件,对人类、动植物或环境的健康造成负面影响的风险。生物风险治理需要兼顾生命科学领域的全部风险,从旨在防止实验室意外释放病原体的生物安全到旨在防止恶意滥用病原体和生物技术的生物安保再到两用研究均属于生物风险治理的范畴...
从 GPT-4 利用 Rosetta 设计抗体,到 AlphaFold 成功预测蛋白质结构、助力药物研发加速,人工智能(AI)在生物医学研究方面的作用愈发凸显,然而这项技术也可能带来重大的生物安全和生物安保风险。日前,来自约翰·霍普金斯大学和兰德公司的联合研究团队,在权威科学期刊 Nature 上分享了他们关于「AI 可能带来大规模生物风...
(一)生物风险治理的政策薄弱 2021年全球卫生安全(GHS)指数表明,所有国家仍未准备好应对未来的大流行威胁,大多数国家没有全面的生物安全和生物安保系统,大部分拥有BSL-4实验室的国家没有对涉及潜在大流行病原体的功能增益研究进行具体监督,且几乎没有国家制定有关规...
在本文中,上海锦天城(重庆)律师事务所高级合伙人李章虎律师团队,通过分析大量国内外商业应用案例,整理和理解生物技术商业应用的多种方式,最终得出以下生物技术的十大法律风险及其应对方法:1.生物安全法规 风险:生物安全法规的主要目的是保护人类健康和环境免受生物制品和生物实验活动可能带来的风险。不符合生物安全法规...
2024年4月,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发布《关于推动绿色保险高质量发展的指导意见》,其中有关于风险管理的主要目标分为两个阶段,即到2027年,绿色保险的风险减量服务与管理机制得到优化;2030年,绿色保险风险保障水平和保险资金绿色投资规模明显提升...
1、生物安全风险评估一、风险管理计划及可接受准则:1、计划:依据实验室生物安全手册对实验室生物试验进行安全风险分析。2、接受准则:2.1风险严重度的评价准则:1)灾难性的S5:导致患者死亡。2) 较严重S4:导致永久性损伤或危及生命的伤害3) 中等程度S3:导致要求专业医疗介入的伤害或损伤。4) 不太严重S2:导致不要求...
金融机构需加强生物多样性风险评估和测量 受到气候变化等多种因素影响,生物多样性损失日渐突出,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下降,这不仅冲击经济增长,也将带来系统性金融风险。金融机构日渐重视生物多样性风险与机遇,建立生物多样性保护战略目标,探索将生物多样性因素融入投资管理政策、风险管理、尽责管理以及信息披露,助力生物多样...
一 生物安全风险分析、评价和管理 根据《国家安全法》第二条,“国家安全是指国家政权、主权、统一和领土完整、人民福祉、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和国家其他重大利益相对处于没有危险和不受内外威胁的状态,以及保障持续安全状态的能力”,条款中“相对处于没有危险和不受内外威胁的状态”其实是一个较为模糊的概念。从现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