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风险管理是指对生态风险评价的结果应采取某种对策与行动,是一个决策过程。管理者需要考虑如何在不影响其他社会价值的情况下减小这种风险。美国科学院给风险管理下的定义是:“风险管理是选择各种管理法规并进行实施的过程。它是管理部门在立法机构的委托下,在综合考虑政治、社会、经济和工程等方面因素之后,制定、...
四川省积极构建新时代环境应急管理体系,采取过硬举措,积极防范化解各类生态环境风险,坚决扛起长江黄河上游生态保护政治责任,筑牢维护国家生态安全的战略屏障。 主要做法 四川省通过不断加强政策支撑体系、应急救援体系、风险防控体系、联防联控体系和应急保障体系等五大体系建设,初步...
2024年5月22日的国际生物多样性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发布了《生态系统红色名录》( Red List of Ecosystems)的首次全球红树林评估,世界上一半以上的红树林生态系统面临崩溃的危险。根据评估,近20%(19.6%)的红树林处于高风险,被列为濒危或极度濒危,反映出这些地区面临严重的崩溃风险。这是第一次利用世界自然...
针对我国突发环境事件仍呈多发、频发的高风险态势,生态环境部表示,将严密防控环境风险,持续强化应急准备,及时妥善科学处置各类突发环境事件,加快推进环境应急管理体系和能力的现代化。 在生态环境部今天(24日)召开的6月例行新闻发布会上,生态环境应急指挥领导小组办公室(下称“应急办”)主任李天威表示,生态环境安全是国家...
生态风险识别 生态风险包括结构风险和转换风险。 结构风险主要为外界干扰下景观生态格局的潜在受损可能性,而转换风险是指因生态用地转变为非生态用地时产生的风险。 (1)生态结构风险。景观格局破碎化等不合理的分布会导致生态功能与生态稳定性降低 。 基于景观破碎度、景观分离度、景观优势度、景观脆弱度构建生态结构...
同时,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我们也积累了大量生态环境问题,各类环境污染呈高发态势,逐渐累积的生态风险不容忽视。一方面,资源短缺。水资源紧缺,人均水资源拥有量仅为世界平均水平的四分之一,按国际标准属于重度缺水国家。全国的水资源供需矛盾不断凸显,中国部分地区已超过或接近水资源开发的极限。人均耕地少,不到...
【答案】:A、B、C 生态风险是根据受体对象进行的风险划分,即生态风险是生态系统及其组成所承受的风险。生态风险的特点有:①目标性;②不确定性;③动态性;④复杂性;⑤内在价值性;⑥危害性;⑦客观性。
中国甘肃网9月27日讯(西北角·中国甘肃网记者 赵满同)“近年来,甘肃省固体废物与化学品环境管理工作紧紧围绕以生态环境质量改善为核心,以推进绿色低碳发展为导向,以解决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环境问题为重点,以有效防范生态环境风险为底线,推动固体废物污染防治能力和水平大幅提升,危险废物全过程环境风险得到有效...
2023年11月,中央第四生态环境保护督察组督察甘肃省发现,张掖市黑河流域违规取水建设人工水面、地下水超采治理不力、违法毁林开垦问题突出,加剧水资源紧张状况,加大生态环境退化风险。一、基本情况 张掖市地处河西走廊中部,位于黑河流域中游,长期以来干旱少雨,水资源短缺,人水、地水矛盾突出,生态环境十分脆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