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环境规划(Ecological Environmental Planning)是人类为使生态环境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而对自身活动和环境所做的时间和空间的合理安排。它是以社会经济规律、生态规律、地学原理和数学模型方法为指导,研究与把握社会——经济——环境生态系统在一个较长时间内的发展变化趋势,提出协调社会经济与生态环境相互关系可行性...
解析 生态规划一般认为是:应用生态学和生态经济学的基本原理,根据社会、经济、自然等条件,提出不同层次的开发战略与发展决策,合理布局和安排农、林、牧、副、渔业和工矿交通事业,以及住宅、行政和文化设施等保证自然资源得到最适当的配置,保护环境,实现可持续发展。
何谓生态规划?相关知识点: 试题来源: 解析 生态规划是运用整体优化的系统论观点,对规划区域内城乡生态系统的人工生态因子和自然生态因子的动态变化过程和相互作用特征进行调查,研究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的途径,进而提出资源合理开发利用、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的规 反馈 收藏 ...
1. 生态规划 最早提出系统运用生态手法进行规划的是美国宾西达尼亚大学的麦克哈格。 著作:《设计结合自然》 (1)叠加法(千层饼叠图模式) 现状绿地、排水系统、水文、表层土壤分布、野生动植物分布等自然条件和状况制作成图纸,通过将这些图纸重合叠...
规划程序 美国华盛顿大学Steiner曾于20世纪60年代末提出资源管理生态规划的程序包括七个步骤,即:①确定规划目标②资源数据清单和分析③区域适宜度分析④方案选择⑤规划方案实施⑥规划执行⑦方案评价。生态城市规划不仅限于土地利用和资源管理,而应根据城市社会、经济、自然等方面的信息,从宏观、综合的角度,研究区域或...
规划概念 建设生态型城市一定要要具备合理化、科学化且与实际相符的规划,规划要考虑生态,社会以及经济方面因素,依照生态原则制定生态规划。这是城市生态发展最终目的,可以简单将其概括为一种良性循环,高效经济的住区模式,使得人和自然与城市之间融为一体,建立一种共生互利的关系。生态型城市建设目标就是促进人和自然...
近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正式发布!“十四五”规划纲要共分为十九篇,其中第十一篇“推动绿色发展 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为推动生态文明建设实现新进步,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指明了方向...
①按地理空间尺度划分:景观生态规划、区域生态规划、生物圈保护区规划;②按地理环境和生存环境划分:陆地生态规划、海洋生态规划、淡水生态规划、草原生态规划;③按社会科学门类划分:经济生态规划、人类生态规划、民族生态规划。Q:生态规划与生态建设的关系?A:生态建设是在生态规划基础上进行的具有实施生态规划内容的...
总投资约1.12亿元!山西一地生态工程有新规划,涉及30多个片区 日前,记者从全国公共资源交易平台获悉,山西省大同市左云县采煤沉陷区综合治理旧房拆除及土地复垦监理(1标段)招标公告已公示。总投资为11174.28万元,其中工程费约9773.18万元,本次招标费约120.06万元。山西省大同市左云县采煤沉陷区综合治理旧房拆除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