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忍:就是众生忍。 生忍:忍的含义,并不是一般所说,以为「忍」就只是一味的「忍受」之意;忍之一字,含有「认识」、「接受」、「担当」、「负责」、「化解」、「成就」的意思。 谁骂你,你也能忍;谁打你,你也能忍;谁杀你,你也能忍。这就是众生忍。 「忍」有这六个意义,所以「生忍」就是说,我们在...
无生法忍:是证得一种境界。这种境界,不见有少法生,不见有少法灭,这时候人也空了,法也空了,人法双亡。这就是无生法忍。生忍就是人空。有人空的境界,才能得到生忍。能有人空,就有生忍。再有法空,就是法忍。人空法空,这是无生法忍。不见有少法生,不见有少法灭,忍可于心。对着这种境界,想说又...
“忍的欲望”也是一种执念,或者叫有为法,用自己的理性思维来选择忍,再用忍的欲望去强忍外部给我们的不好的事情时,叫做“生忍”,因为先生起了要忍的欲望,这叫“生忍”,这叫凡夫的忍。🌿第二个忍叫“法忍”,“法忍”是阿罗汉的忍,阿罗汉叫无执着,有分别——没有执着心,但是有分别心。别人强加给我们的...
生忍,法忍,无生法忍!对心理上所产生的贪嗔痴慢能够自我疏通也就是明白因缘通达事理 生忍,法忍,无生法忍! 佛教讲忍,有三种层次: 生忍:为了生存,我们必须忍受生活中的各种酸甜苦辣; 法忍:对心理上所产生的贪嗔痴慢,能够自我疏通,也就是明白因缘,通达事理。 无生法忍:是忍而不忍的最高境界。一切法本来不生...
而菩萨明心见道亲证如来藏,也证人无我,发起大乘无生忍,并对于世尊所宣说的微妙甚深无上的成佛之道有了法忍;但依所证第八识如来藏体性,于八识心王所生一切法中,详审观察领受第八识的本来无生,对此所生所见一切法,心能安忍,不取证无余涅槃。等到入了菩萨初地,发起道种智,渐次修学唯识一切种智,分证诸地无...
生忍’,观遍计所执体性都无,而忍本性无生.‘自然无生忍’,谓观依他诸法因缘生,而忍自然无生.‘烦恼苦垢无生忍’又名‘惑苦无生忍’,诸法实性真如法性无为安住,不相应一切杂染,而忍本来寂静.此意即谓忍知三无性之理,名无生忍. 然旧译《华严经》卷二十五〈十地品〉谓菩萨住第七地,三业清净,修无相...
“忍”可以促成我们完成道业,可以说是修行过程中很重要的一门课程,比如生忍可以完成功德福田,而法院则是成就智慧。 善事我们要做,智慧我们也要修,这就是福慧双修。 《佛遗教经》对于“忍”字还有这么一段解释:忍之为德,持戒,苦行所不能及。忍,虽然不是有形有相的苦行,但却是心念上的苦行。因此,每个人都会...
生忍,菩萨处于众生中,面对众生恶行,心不起瞋恚;面对众生供养,心不生欢喜。生忍又称为众生忍,菩萨以慈悲心对待一切众生。法忍,指对佛法无生无灭无相无为的真理,心不惊惧,信受不疑,安住于佛法之中精进修学。法忍是接受并依教奉行佛法。无生法忍,大乘菩萨亲证如来藏常住不坏,缘一切法无尽...
一. 生忍:在世间法上,对八苦、言语触刺、世态炎凉、自然灾害等做到八风不动,且能做到恶来不报(忍于众生而不回击)。比喻:胯下之辱、卧薪尝胆、十年寒窗、苏武牧羊、长征等都属于生忍的范畴。 二. 法忍:不在人天善法上徘徊,对般若部、唯识部诸经不要嫌多,听不懂也要坚持忍耐着去系统攻读、反复熏洗。今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