蝎蝽科昆虫的生存环境主要集中在河流、池塘、湖泊等水域之中。它们对环境的适应能力强,能够在水体中自由活动。冬季来临,蝎蝽科昆虫会寻找底层石缝或者泥土中过冬,以避免严寒的影响。直到翌年的3月,蝎蝽科昆虫开始活动,5月间进行交配并产卵于水生植物的茎秆中。下旬,若虫便会孵化。我国是蝎蝽科昆虫的...
丹顶鹤最理想的栖息环境是开阔的平原、沼泽、湖泊、草地、海边滩涂,因而有“湿地之神”之称,是湿地环境变化最为敏感的指示生物之一。在一片湿地中,有鹤生存,就证明这片湿地的生态系统较为健康。相关文化 吉祥符号 鹤在中国传统吉祥文化中占有很重要的地位。在羽族当中,它的地位仅次于凤凰,被称为“一品鸟”,是...
1. (2021高二下·聊城期末) 生境又称栖息地,是指生物的个体、种群或群落生活地域的生态地理环境,它包括必需的生存条件和其他对生物起作用的生态因素。下图示意我国卧龙自然保护区内大熊猫潜在生境及居民点密度在两流域(寿溪、渔子溪)集水区等级上的分布。距离河源越远,距离河口、流域出口、干支流交汇处越近,集水区...
亚洲象最适宜的生存环境是原始森林中的开阔地。但随着人类生活范围不断扩大,连片的原始森林被破坏,亚洲象和人类的生存空间出现了重叠。目前我国亚洲象仅存250头左右,主要分布于云南省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等地区。下图示意我国亚洲象40年来分布范围的变化及该地经济作物种植面积变化。
孔雀是云南的“形象代言人”,绿孔雀是国家一级重点保护野生极危物种,在我国仅分布于云南,喜欢在疏林草地、河岸丛林及林间草地的开阔带活动,食性较杂,对生存环境要求较高,小孔雀成活率较低。人类捕猎和过度放牧使栖息地植被缺乏是绿孔雀濒危的主要原因。云南省20项野生动物保护地方标准聚焦绿孔雀等特珍稀濒危旗舰野生...
穿山甲分布于中国南部的福建、广东、广西、云南、贵州等地,缅甸、尼泊尔等国亦有分布。穿山甲生活于山区森林、灌丛或林灌的各种环境,各种阔叶林、针阔混交林,树竹丛和草灌丛等都是穿山甲喜好的活动地。穿山甲栖息洞多在大幅山体的一面,居住地随季节变化;夜行性动物,白天蜷缩于地洞里,夜晚出外觅食,走路的姿态...
怒江(缅甸)金丝猴身体结实、四肢粗壮,头圆,耳短小,吻部向前突出,全身几乎为黑色被毛,仅耳、嘴唇等处毛发为白色,头顶、脸颊、喉、上臂及腹部等处毛发为深棕色或浅棕色。栖息环境 金丝猴是典型的森林树栖动物,常年栖息于海拔1500-3300米的高海拔地区的森林中。其植被类型和垂直分布带属温带亚高山和亚热带山地...
它与人类的生存、繁衍、发展息息相关,不仅为人类的生产、生活提供多种资源,而且在抵御洪水、调节径流、蓄洪防旱、控制污染、调节气候、美化环境等方面有其它系统不可替代的作用。湿地的类型多种多样,通常分为自然湿地和人工湿地。相对于自然湿地而言,人工湿地强调了社会和经济功能,弱化了湿地原...
同时,“生物地毯”还可生存于极端干旱、高温 (最高可达70摄氏度)和高pH值环境。 中科院新疆生态与地理研究所专家介绍,“生物地毯”是最接近细沙的防护网,它能有效束缚沙粒流动,从而起到固沙作用。实验测定数据表明,裸露沙地在风速为每秒钟842米的条件下就能起沙,而全部覆盖“生物地毯”的沙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