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遂散,中医方剂名。出自《圣济总录》卷五十四。主治三焦气不通,心腹胀,喘促,大小便不利。组成 甘遂(生)半两,牵牛子(半生半炒),续随子(去壳,研),大戟各一两,葶苈(纸上炒)一分。用法用量 上为散。每服半钱匕,空心浓煎灯心汤调下。利下水为效,未减更一服。主治 三焦气不通,心腹胀,喘促,...
药方名称甘遂散 处方甘遂半两(煨令微黄),槟榔半两,牛蒡子2分(微炒),商陆1分。 制法上为细散。 功能主治水气,心腹鼓胀,上气喘息。 用法用量每服半钱,用猪肾1只,切作4-5片,掺药,用湿纸裹,煻火中煨熟、空心顿服,又微呷酒2-3合。须臾,下利为效。
甘遂散--《圣济总录》卷八十 【处方】甘遂(炒)1两,蓬莪术(炮)1两,青橘皮(汤浸,去白,焙)1两,大戟(微煨)3分,桂(去粗皮)3分,石菖蒲(米泔浸,炒干)半两,木香半两。 【制法】上为散。 【功能主治】水蛊水肿,脚气。 【用法用量】每服1钱匕,空腹用葱汤调下;渐加至2钱匕,微吐泻为度。 【摘录】《...
而甘遂散作为一种中药,主要用于治疗水肿和腹水,其对于精神疾病的治疗效果尚未经科学证实,因此不宜直接用于治疗精神状态异常。 治疗建议:建议首先进行心理咨询或心理治疗,以了解并改善情绪状态。如症状严重,影响日常生活,可考虑在医生指导下使用抗焦虑或抗抑郁药物。但切勿自行服用甘遂散或其他未经医生推荐的药物。 生活...
甘遂散,中医方剂名。出自《幼纳新书》卷三十二引茅先生方。主治气肿,水肿 组成 甘遂、大戟、黑牵牛、槟榔、陈橘皮(去白)、木香各半两。用法用量 上为末。每岁一钱,五更初用葱酒调下。不会吃酒用葱汤调下。天明通下黄水来,可依形证调理。主治 气肿,水肿。附方 名称:甘遂散 组成:甘遂末,葱汁 用法...
甘遂散,中医方剂名。出自《外台秘要》卷三十三引《小品方》。主治妊娠子淋,大小便并不利,气急,已服猪苓散不愈者 组成 太山赤皮、甘遂各二两。用法用量 上为末,以白蜜二合和,每服如大豆粒,多觉心下烦。得微下者,每日一次,下后还服猪苓散,不得下,一日二次。渐加可至半钱匕,以微下为度。主治...
《重订囊秘喉书》甘遂散 原名息雷禁,凡仍原名者不注。 甘遂(六分,面裹煨黑,存性研末,提净) 牙硝(一钱)食盐(炒二钱)薄荷(二钱)蒲黄(一钱) 硼砂(八分)冰片(三分) 上七味研末,吹喉中,此咽喉急症之神剂,斩关擒王之大将也。专治九种喉痹,一切喉症,肉桂皮末。如死在须臾,加腊月黑鱼胆,阴干研末,...
甘遂散出自《小品方》,其主要成分是太山赤皮甘遂,剂量为2两。制作方法为将甘遂研磨成末,然后加入白蜜2合,混合均匀。甘遂散主要用于治疗妊娠子淋,患者表现为大小便不利、气急等症状。若患者在服用猪苓散后症状仍未缓解,即可考虑使用甘遂散。用药方法为每次服用的剂量如同大豆粒,如果患者感到心下烦,...
甘遂散的功效是破积通便和泻水逐饮,对于大小便不通或者是身体水肿等都有非常好的作用。甘遂散属于一种泻下的药物味苦性,寒药物当中含有小毒,在服用药物之后可以归脾经、肺经、肾经、膀胱经、大肠经、小肠经,主要是将药物研成粉末,然后遵医嘱按时定量服用,才可以促进药效吸收和发挥。 2023-10-2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