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菊散,中医方剂名。出自《圣济总录》卷十七。主治头面风,头目昏眩。组成 甘菊花(择)、旋覆花、防风(去叉)、石膏(碎研)各等分。用法用量 上为散。每服二钱匕,腊茶调服。如煎此药沐发,大去白屑。主治 头面风,头目昏眩。方义 甘菊花散风清热,平肝明目;旋覆花降气,止呕;防风解表祛风;石膏清热泻...
甘菊散--《圣济总录》卷一○六 【处方】甘菊花4两,羌活(去芦头)4两,木贼4两,荆芥穗4两,芎藭4两,甘草(炙,锉)1两,防风(酒浸1宿)1两,黄耆(切)1两,附子(炮过用)1两,蝉壳(洗)1两,蛇蜕1条(卷在青竹上,炙),白蒺藜(去角)1两,旋覆花1两,石决明(泥裹,烧令通赤,别研)1两。 【制法】上药除...
医生回答: 甘菊散具有诸风毒攻头目,睛中如针刺痛,及欲成障翳,通常可以在饭后使用温水服用。主要用于治疗头晕目眩所引起的多种临床的症状,同时还能达到比较好的散风清热和平肝明目的效果,可以达到防风解表祛风的作用。用于增强身体的免疫功能,达到增强体质的作用里面的成分主要包括甘菊花、旋覆花等。
药方名称甘菊花散 处方甘菊花半两,旋覆花半两,防风1两(去芦头),芎藭1两,蔓荆子半两,细辛半两,酸枣仁1两,葳蕤1两,枳壳半两(麸炒微黄,去瓤),甘草半两(炙微赤,锉)。 制法上为粗散。 功能主治伤寒痰壅,头痛心烦,四肢拘急,不得睡卧。 用法用量每服3钱,以水1中盏,加生姜半分,煎至5分,去滓温服,...
甘菊花散是一种药品,主要用于治疗伤寒痰壅,头痛心烦,四肢拘急,不得睡卧。《圣惠》卷十一:甘菊花散 处方 甘菊花半两,旋覆花半两,防风1两(去芦头),芎藭1两,蔓荆子半两,细辛半两,酸枣仁1两,葳蕤1两,枳壳半两(麸炒微黄,去瓤),甘草半两(炙微赤,锉)。制法 上为粗散。功能主治 伤寒痰...
甘菊花散,中医方剂名。出自《太平圣惠方》卷六。主治肺脏痰毒,胸膈壅滞。组成 甘菊花、人参(去芦头)、大腹皮(锉)、半夏(汤洗七遍,去滑)、木香、白术、威灵仙、枳壳(麸炒微黄,去瓤)、肉桂(去皴皮)、诃黎勒皮、赤茯苓、郁李仁(汤浸,去皮尖,微炒)、甘草(炙微赤,锉)各一两。用法用量 上为散。
古籍中的首乌甘菊散 《也是山人医案》:目 用轻散。不致风热损伤瞳神。桑叶谷精草连翘草决明白甘菊黑山栀赤芍叶(三六)目赤肿痛。桑叶(一钱)夏枯花...《何澹安医案》:眩晕 ,心悸脉动,类中之渐,须安养调治。熟地茯神麦冬肉甘菊白蒺藜老桑叶归身枣仁石决明柏子霜质弱火炎,耳鸣头...《...
甘菊花散的功效与作用是用于治疗伤寒痰壅,头痛心烦,四肢拘急,不得睡卧。药物的主要成分是甘菊花、旋覆花、防风、芎藭、蔓荆子、细辛、酸枣仁、葳蕤、枳壳半两、甘草等等,配方2是甘菊花、人参、大腹皮、半夏、木香、白术、威灵仙、枳壳、肉桂、诃黎勒皮、赤茯苓、郁李仁、甘草等等,可用来治疗肺脏痰毒,胸膈壅滞...
甘菊散1【别名】 菊花散【处方】 甘菊花1两,旋覆花1两,密蒙花1两,青葙子1两,石决明1两,羌活(去芦头)1两,木贼(锉)1两,决明子(炒)1两,苍术(米泔浸1宿,去皮,切,炒)1两,蝉壳(洗)1两,荆芥穗1两,甘草(炙1两,锉)1两,防风(去叉)1两,芎藭1两,人参1两,黄芩(去黑心)1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