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草,中药名。为豆科植物甘草Glycyrrhiza uralensis Fisch.、胀果甘草Glycyrrhiza inflata Bat.或光果甘草Glycyrrhiza glabra L.的干燥根和根茎。分布于东北、华北、陕西、甘肃、青海、新疆、山东等地。具有补脾益气,清热解毒,祛痰止咳,缓急止痛,调和诸药之功效。常用于脾胃虚弱,倦怠乏力,心悸气短,咳嗽痰多,脘腹...
⒀治阴下湿痒:甘草一尺,并切,以水五升,煮取三升,渍洗之,日三、五度。(《养生必用方》) ⒁治农药(1059、1605、4049等有机磷制剂)中毒:甘草四两,滑石粉五钱。用时将甘草煎汤,冷后冲滑石粉顿服。一日连服三次。(徐州市《单方验方新医疗法选编》) ⒂治饮馔中毒,中砒毒:甘草伴黑豆煮汁,恣饮无虞。(...
【药理研究】甘草有肾上腺皮质激素作用,抗炎、抗溃疡、抗过敏反应,抗癌,抗菌,抗病毒,促进胰液分泌,对离体肠有抑制,调节免疫功能,镇咳祛痰,抗突变,解毒,抗氧化,保护耳前庭功能、利尿,保肝、防止动脉硬化,抗脑缺血,预防糖尿病并发症等作用。 【化学成分】本品主要含甘草苷、甘草酸、甘草甜素、子丁香烯氧化物、甘草萜...
「来源」:为豆科甘草属植物甘草的根和根状茎。 春、秋二季采挖,除去须根,晒干。 治疗慢性咽炎:甘草10克,开水泡后当茶饮,甘味不明显时弃之,禁食鱼、辣、糖等食物。 轻者服1~2个月,重者服3~5个月。 治疗急性乳腺炎:生甘草、赤芍各30克,每日1剂水煎服,连服1~3剂,治疗急...
甘草是一种中药,具有益气补中、润肺止咳、清热解毒、缓急止痛、调和药性的功效。 1.甘草为豆科甘草属植物甘草或光果甘草的干燥根和根茎。甘草具有益气补中(补益中焦脾胃之气)、润肺止咳、清热解毒、缓急止痛(疏肝理气以止痛)、调和药性的功效。 2.甘草入药,可主治脾虚倦怠、心虚悸动、咳嗽气喘、痈疽喉痹(经脉不通而致...
甘草的选方 ①治荣卫气虚,脏腑怯弱,心腹胀满,全不思食,肠鸣泄泻,呕哕吐逆:人参(去芦)、茯苓(去皮)、甘草(炙)、白术各等分。上为细末,每服二钱,水一盏,煎至七分,通口服,不拘时。入盐少许,白汤点亦得。(《局方》四君子汤) ②治肺痿吐涎沫而不咳者:甘草四两(...
【甘草的简介】 甘草,(学名:Glycyrrhiza uralensis Fisch)豆科、甘草属多年生草本,根与根状茎粗壮,是一种补益中草药。对人体很好的一种药,药用部位是根及根茎,药材性状根呈圆柱形,长25~100厘米,直径0.6~3.5厘米。外皮松紧不一,表面红棕色或灰棕色。根茎呈圆柱形,表面有芽痕,断面中部有髓。气微,味甜而特殊。
甘草: 【拼音名】Gān Cǎo 【别名】甜草根、红甘草、粉甘草、粉草 【来源】为豆科甘草属植物甘草Glycyrrhiza uralensis Fisch.的根和根状茎。野生品秋季采挖,栽培品于播种3~4年后,在秋季采挖,除去残茎,按粗细分别晒干。 【原形态】多年生草本,高30~100厘米。根粗壮,呈圆柱形,味甜,外皮红棕色或暗棕色。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