鋄(jiǎn)金银铁矛·战国晚期·马家塬遗址出土·甘肃省文物考古研究所藏 此矛通长26.5厘米、筒径3.1厘米、刃宽4.5厘米,柳叶形,锋刃,中起脊。筒部金银箔上镂刻三组三角卷云纹图案,矛身金银箔上镂刻出树形图案。该矛的发现,将中国的“鋄金银”工艺出现年代提早了八百年。(文字、视频、海报:...
甘肃省博物馆里藏着许多珍贵的文物,以下是其中的16件镇馆之宝: 铜奔马(汉)🐎 这匹铜奔马出土于甘肃省武威市雷台汉墓,是汉代工艺品的代表作。 莲花形玻璃托盏(元)🌸 这件玻璃托盏以其独特的莲花形状和精湛的工艺闻名。 鱼纹彩陶瓶(仰韶文化)🐟 仰韶文化时期的彩陶瓶,上面的鱼纹图案栩栩如生。 八思巴文...
北宋磁州窑虎纹瓷枕是北宋时期的文物,现收藏于甘肃省博物馆。 米拉日巴事迹唐卡《米拉日巴事迹》唐卡,该藏品高94厘米,横62.2厘米。唐卡以连环画的形式描绘了米拉日巴的生平事迹。米拉日巴(1040-1123年)是藏传佛教噶举派的祖师,西藏贡塘人,出身于富商家庭。画中描绘了他与别人辩经的场面,还有他为人治病,接受供养的情景。
鎏金银盘是魏晋南北朝时期文物,出土于甘肃靖远县。目前收藏于甘肃博物馆。文物规格:直径31厘米,高4.9厘米,重3190克 鎏金银盘是一件在中国丝绸之路上发现的重要罗马文物。鎏金银盘也是一件见证了东西方交流融合的非常重要文物。大云寺五重舍利宝函 大云寺五重舍利宝函是唐朝是文物,出土于泾川县大云寺,目前收藏...
🌸 莲花形玻璃托盏:元代文物,出土于漳县徐家坪汪氏家族墓群,托盏半透明,晶莹润泽,其独特的莲花形设计,展现了古人的审美情趣。📬 甘肃简牍博物馆:兰州的新地标,藏品丰富,每一片简牍都承载着丰富的历史文化信息,是研究西北边塞生活的重要资料。📦 两家博物馆均提供大件行李免费寄存服务,让您轻松游览,深入体验...
甘肃省博物馆为国家一级博物馆,建于1956 年。甘肃是远古神话中华民族始祖伏羲、女娲的诞生地。古丝绸之路的甘肃,因地理环境、历史文化,使甘肃成为我国的文物大省。 甘肃省博物馆的17 件镇馆典藏。1、“邮驿图”画像砖(魏晋时期)。 1972 年出土自嘉峪关新城堡魏晋墓群。一名驿使头戴黑帽,身穿右襟宽袖衣,...
1️⃣ 铜奔马:马踏飞燕,这件东汉时期的青铜器出土于甘肃省武威市雷台汉墓,现为国家旅游标志。据说在淡季时,它会在北京的国家博物馆展览,而到了旺季才会回到兰州。2️⃣ 人头形器口彩陶瓶:这件旧石器时期的文物出土于大地湾遗址,瓶口呈圆雕的人头像,整体形状如同美少女,非常可爱。
1986年出土于甘肃省陇南市武都区两水镇,为战国时期盛酒器,国家一级文物,也是陇南市博物馆镇馆之宝。大铜壶为拱状圆顶环状千龙鸟纹盖系,其下有牙子盖,壶体平口唇,长颈,圆鼓腹,高圈足,肩部有两铺首饰环,其一丢失。唇带无饰,颈、肩、腹部全施菱形交叉组合之反复相间的变形龙凤纹的主体图案。肩部有兽...
2024年,全省文物系统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文化思想,全面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文化遗产保护传承的重要论述和视察甘肃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在省委、省政府的坚强领导和国家文物局的大力支持...
🐎 这件东汉青铜器,又名“马踏飞燕”或“马超龙雀”,1969年出土于甘肃省武威市雷台汉墓,现藏于甘肃省博物馆,是该馆的镇馆之宝。3. 人头形器口彩陶瓶 🏺 这件仰韶文化庙底沟类型的彩陶瓶,1973年出土于甘肃秦安邵店大地湾。器形为两头尖的长圆柱体,下部略内收,腹双耳已残。口做圆雕人头像,造型抽象,兼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