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临安晚唐时期,考古学家发现了一件白瓷带把杯托,其直径达到了6厘米。如此巨大的秘色瓷盏托,如笔者所藏之品,实属罕见,闻所未闻。其次,这件秘色瓷盏托的工艺之精湛,复杂程度堪称登峰造极。再细观盏托底部的纹饰,其精细程度令人叹为观止。水波纹、荷叶、茎蔓以及禽鸟的刻画都展现出百里挑一的工艺水平。
🔍在杭州市临安博物馆,有一件五代时期的越窑青釉瓷盏托,其精美程度令人赞叹。这件瓷器由托座、托盘和圈足三部分巧妙组合而成,托座呈杯形,整体施以青黄釉,釉面光滑且富有光泽。📜唐代越窑青瓷以其优雅的造型和温润的釉色而闻名,被誉为“似玉之甄”。到了五代时期,越窑瓷器更是成为了吴越王钱氏的御用贡品,...
汝窑天青釉瓷盏托,宋代文物,1987年河南宝丰清凉寺汝窑遗址出土。现收藏于河南博物馆。文物特征 汝窑天青釉瓷盏托,宋代文物,高4.8厘米,盘口径17.8厘米,底径12.4厘米。该盏托通体施天青釉,托盘口沿釉薄处微显胎色,呈淡米黄色,器内有细密开片,釉面莹润。因采用“满釉支烧”的方法,圈足底部留有五个...
瓷器盏托是放置茶盏的承托物,是与盏配套使用的一种茶具,瓷质盏托始见于东晋,流行于唐宋,以后元明清都有烧造,随着朝代的更迭,瓷器盏托样式和器形也在演变,从注重讲究礼仪的三层盏托,到简化的船型茶盏托,是文化的变化,也是生活习惯的变化。瓷器盏托的功能 瓷器盏托据唐代《资暇集》记载:“茶托子,始...
、“千峰翠色”等佳句赞美。越窑青瓷莲花盏托是当时青瓷设计的优秀作品之一。文物特征 高:16.2厘米,14.5厘米,腹径:17.0厘米,底径:12.1厘米。造型设计别具一格,盏托一体,收放自如;釉色设计恰到好处,通体青釉,细润如玉,光洁无暇;装饰设计匠心独运,大莲瓣纹唱主角,花纹与器型浑然一体,统一和谐。
🌟 这件唐代邢窑白瓷茶盏托,以其独特的设计和精湛的工艺,展现出了唐代陶瓷艺术的卓越成就。它由托圈和托盘组成,托圈形似小碗,矮直壁圜底,固定茶盏的位置,防止烫手。托盘则采用五瓣花式宽缘设计,瓣尖内卷,盘壁微弧上扬外敞,整体造型优雅而实用。🌸 盏托的设计灵感显然汲取了同期金银器的艺术元素,如洛陽博物...
这件青白瓷盏托出土于1964年的麻城阎河,是景德镇窑的产品,现藏于湖北省博物馆。它不仅是宋代瓷器工艺的珍贵见证,也是我们了解宋代生活美学的重要窗口。通过《梦华录》和这件青白瓷盏托,我们得以一窥宋代的生活美学,感受那个时代的浪漫与雅致。0 0 发表评论 发表 ...
青瓷盏托,盏呈碗形,侈口,弧腹,平足,托呈浅盘形。盏托出现于东晋,它是从汉代的托盘、耳杯演化而来,至南朝时已十分 盛行,成为当时风行的饮茶用具。 中文名 青瓷盏托 馆藏地点 浙江省瑞安市文物馆 出土时间 1987年 所属年代 南朝 底径 7.3厘米 高 7.4厘米 口径 10厘米 出土地址 瑞安市塘下凤山梁天监九年...
南宋官窑青瓷盏托 (老虎洞窑址出土) 高6.6厘米 口径10.6厘米 底径9.1厘米 盏敛口圆唇,弧腹中空,与托连成一体。托作高足盘形,尖唇上翘,圈足。深灰胎,施青釉,略泛黄。垫烧,足端呈紫灰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