彩烧工艺:釉上彩瓷器需先素烧(700-900℃),彩绘后二次入窑低温固色(700-800℃),青花等釉下彩则一次高温烧成。 整个过程涉及物理化学双重变化,每个环节的精度直接影响成品品质,体现了材料特性与工艺经验的完美结合。
薄胎瓷亦称“脱胎瓷”、“蛋壳瓷”,是景德镇著名传统瓷器品种中久负盛名的特种工艺产品之一,特点是瓷胎薄如蛋壳、透光,胎质用纯釉制成。制作从配料、拉坯、利坯(修坯)、上釉到绘画、烧制,须经数十道工序,全部采用手工,分三次烧成。尤以利坯和艺术加工最为精细。利坯要经过粗修、细修、精修等反复百次的...
瓷器的制作工艺分为传统手工流程与现代技术创新两大部分,核心步骤包括原料处理、塑形成坯、装饰施釉、高温烧制等环节。以下从传统工序到现代改良逐一解析: 传统手工制作流程 原料制备 瓷土需经淘洗、沉淀去除杂质,形成细腻可塑的瓷泥。摞泥工序将泥料切割为均匀泥柱,确保后续拉坯时泥料含水量...
本文以最出名的青花瓷为例,其他类瓷器大同小异。01 制瓷材料的采掘和加工 (1)瓷石的开采和加工 a.瓷石的开采 早期矿石就露天开采,开采到一定深度改水平巷道开采。露天矿石坚硬,一般挖不动,多用烧矿:在矿石表面附一堆柴火进行烧制,矿石热胀冷缩后形成裂纹,方便开采。如果烧矿不行,就要用到炸矿的方式。b...
中国瓷器制作工艺(全) 影片时长15分30秒, 却是景德镇千年制瓷技艺的缩影。 一项技艺 一座城 即使花开几转,繁华沧桑 我们仍然相信,它依然有着故事里的模样! (视频来源:景德镇市委宣传部 建议WiFi条件下观看……) 一部关于制瓷工序最走心的纪录片!一部接地气的陶瓷纪录短片!出镜制瓷工匠133人、500多人次、拍摄...
绞胎瓷器的制作工艺比一般色釉瓷器繁复。绞胎瓷器之中还有一种小枕,枕面上绞出三组圆形的团花,成等边三角形排在枕面上,三组团花大体相同,构成一幅装饰性很强的图案。这种绞胎似是模仿漆器的犀毗工艺。绞胎枕传世品较多,流散到国外的也不少。上海博物馆收藏的一件,枕面也为三组团花,枕底刻“杜家花枕”四...
景德镇传统青花瓷制作技艺是指一种在瓷胎上用钴料着色,然后施透明釉,以接近摄氏1300度的高温一次烧成的釉下彩瓷器。简介 釉下钴料经高温烧成呈现出蓝色,习惯上称之为“青花”。成熟的青花瓷是景德镇瓷工在元代中后期创烧成功的。从那以后的数百年,青花瓷长盛不衰。传统青花瓷的制作有一套完整的生产工艺。清...
瓷器类型:青花瓷、釉里红、青花釉里红、斗彩、五彩、珐琅彩、粉彩、颜色釉。在这些类型中,五彩、斗彩、珐琅彩和粉彩被统称为四大彩瓷。而青花瓷,作为中国瓷器的重要分支,属于釉下彩瓷的范畴。其制作工艺独特,以含氧化钴的钴矿为原料,在陶瓷坯体上精心描绘纹饰,再覆盖一层透明釉,经过高温还原焰一次烧制而成...
中国瓷器:白瓷的魅力与奥秘白瓷,作为瓷器中的一种,凭借其洁白如玉的色泽与温润如玉的触感,赢得了众多人的喜爱。接下来,我们将深入探讨白瓷的相关知识,一起感受这一传统工艺品的独特魅力与背后的制作奥秘。一、白瓷的起源与发展 白瓷,以其洁白的釉面和细腻的胎体著称,是瓷器中的一类珍品。其历史可追溯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