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析 即程朱道学(理学)派。程朱认为理是宇宙的本体、事物的本质和人性的根据。理本论的重心在回答形而上的存在之理对形而下的气化世界的意义及其相互关系问题。朱熹坚持理本体对于世界的先在性,并通过理生气、理支配气、理气不离和理气二物几个基本观点和为人性论提供立论根据的“性即理”的原则而予以展开。
理本论 以“理”或“天理”作为本体范畴的哲学学说。以宋儒二程(颢、颐)和朱熹为代表,他们视“理”为世界的根本,而“理”则是精神性的抽象本体,“空阔净洁底世界”(朱熹语)。程(颢、颐)认为“万物皆只有一个天理”(《遗书》卷二上),“有理而后有象、有象而后有数”(《粹言》卷一)。在理、气关系上...
二程理本论和气本论在宇宙生成论、形神关系论、认识论和人性论等方面有着不同的观点和思想。 1.宇宙生成论 二程理本论认为,宇宙的生成不是由物质性的气所构成,而是由超越性的理所本原。理是宇宙万物的本原,是第一性的,而气则是第二性的。程颢认为,“理”是宇宙的本原,是万物之宗,永恒不变。而“气”则...
【题目】理学是中国古代最为精致、最为完备的理论体系,有人将它分为三大派别:气本论,以张载为代表,提出了“太虚即气”、“气化万物”、“一物两体”的观点;理本论,以程朱为代表,主张“理在气先”;心本论,以陆王为代表,认为“人皆具有心,心皆具是理”。这三大派别的观点包含着( )①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
1儒家篇之4朱熹理本论 第四讲集大成的朱熹理本论ThePhilosophyofZhuxi本讲概述一、朱熹的学术生涯二、理一分殊三、以理为本的心性之学四、格物致知与用敬进学五、天理人欲的新释六、朱子哲学的历史地位 学术生涯理气关系心性之学 格物致知天理人欲学派传承南宋理学概览一、洛学独步游酢(1035-1123)——吕大临...
第四讲集大成的朱熹理本论ThePhilosophyofZhuxi本讲概述一、朱熹的学术生涯二、理一分殊三、以理为本的心性之学四、格物致知与用敬进学五、天理人欲的..
宋明理学的发展波澜壮阔,气本论、理本论、心本论异彩纷呈,但如果我们对整个宋明理学进行一个抽象概括的话,我们可以说,理学的本体论是“理一分殊”;理学的方法论是“格物致知”。“理一分殊”的最早提出者是程颐,朱熹则采用“太极”的观点对“理一分殊”进行了进一步的丰富和发展。“理一分殊”是指天地万物...
◆蒙培元:蒙培元:蒙培元氣本論:宇宙論意義──張載氣本論:宇宙論意義張載理本論:形上學意義──二程理本論:形上學意義二程心本論:形上學意義──朱子心本論:形上學意義朱子 結論:結論:朱子之形上學為理本論宇宙論為氣本論 一、定義不清,判劃基點不一,定義不清,判劃基點不一,缺乏區辨效力 ...
◆蒙培元:氣本論:宇宙論意義──張載理本論:形上學意義──二程心本論:形上學意義──朱子 結論:朱子之形上學為理本論宇宙論為氣本論 一、定義不清,判劃基點不一,缺乏區辨效力 劉又銘:劉宗周、黃宗羲之思想模型「是就著氣本來論心本,因此基本地說是以氣為本,究竟地說又是以心為本」二、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