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台家六即判佛,这里就是第六种——究竟即佛。佛也是觉的意思,有时称为“究竟即觉”。 这里就涉及到又一个名相概念——“六即佛”。这是天台宗基本的理论常识,大家还是要了解一下。 “六即”就是:理即佛、名字即佛、观行即佛、相似即佛、分证...
理即佛,一切众生,虽轮回六道,日处尘劳烦恼中,与觉体相背,然而佛性功德,仍然具足,故名理即佛。
理即佛 首页>佛学大辞典 佛学大辞典 关键字: 摘自:丁福保佛学大词典 (术语)六即佛之一、理即位之佛也。即理佛。惟具天然之佛性而无一毫之解行者,即极恶最下之凡夫也。然自理性言之。则与究竟之佛相即不二、故云理佛。四教仪曰:‘今虽然即佛,此是理即,亦是素法身无其庄严,何关修证者也。’同集注下...
【天台六即佛:一、理即佛】动静理全是,行藏事尽非。冥冥随物去,杳杳不知归。——— 普润大师《六即佛颂·第一颂》 2昆明 û收藏 1 1 ñ4 评论 o p 同时转发到我的微博 按热度 按时间 正在加载,请稍候... Ü 简介: 微信公众号:大乘天 新号 更多a 微博...
理观的智慧所带动的有六个阶段。一、理即佛。一切众生但有“性德佛乘”。二、名字即佛。闻此佛乘,能生信解。三、观行即佛。念念观心,无间无杂。四、相似即佛。粗垢先落,六根清净。五、分证即佛。开示悟入,游于四方。六、究竟即佛。直至道场,众行都息。运他不休,利乐无尽。这段是蕅益大师把大白...
《六即佛颂》(①理即佛——动静理全是,行藏事尽非。冥冥随物去,杳杳不知归。②名字即佛——方听无生曲,始闻不死歌。今知当体是,翻恨自蹉跎。 ③观行即佛——念念照常理,心心寂幻尘。遍观诸法性,无假亦无真。④相...
理即佛 摘自:佛学大词典 指虽本具佛性,因不能了知而轮回生死之位。又作理即、理佛、素法身。天台所立圆教六即位之一。从凡至圣分为六位,理即为初位。所谓理即,以一切众生皆具中道佛性为理,此理具之位与证得究竟之佛果相即不二是为即,如三恶道众生,虽无一毫之善,然本具佛性,是为理即;故理即佛唯...
成观阿阇梨:〈修行正..成观阿阇梨:〈修行正要〉天台「六即佛」一、理即佛——一切眾生理上皆有佛性,只是未顯,故言「眾生即佛」,究竟理上如是,但因緣未足,不能顯發,其理(道理)尚未能成事(事實),故不能顯現佛相,成就佛用(自受
缺乏信心和不正确地认为无需修行即可成佛。15. 对于缺乏信心的人,理即佛的概念可以建立信心;对于自负的人,名字即佛的概念可以保持谦逊。16. 印广法师错误地将名字即佛与分真即佛混同,这是对智者大师教义的误解。17. 只有真正理解并达到相应的修行境界,才有资格评论其他宗派和祖师的教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