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势合一 相关知识点: 试题来源: 解析 理,指事物发展的必然规律,势,指事物发展的必然趋势。“势字精微,理字广大,合而名之曰天。”(《读四书大全说》卷九)认为“理”和“势”在自然之天的基础上得到统一,不可抗拒。提出“在势之必然处见理”,“势寂然而不得不然,则即此为理矣。”肯定历史变迁根本上取决...
名词解释 理势合一 相关知识点: 试题来源: 解析 正确答案:理,指事物发展的必然规律,势,指事物发展的必然趋势。“势字精微,理字广大,合而名之曰天。”(《读四书大全说》卷九)认为“理”和“势”在自然之天的基础上得到统一,不可抗拒。提出“在势之必然处见理”,“势寂然而不得不然,则即此为理矣。”...
王夫之,这位明末清初的著名思想家,提出了一个引人深思的历史观:“理依于势,理势合一”。📜 这一观点源于他的自然观“理依于气”,即万事万物都依赖于其内在的气质。在历史领域,王夫之认为“势”指的是历史趋势,而“理”则是历史规律。他坚信,历史的规律必须从历史本身中寻找,而不是超脱于历史之外。王夫之认为...
王夫之进一步提出“理势合一”的论点。柳宗元曾经用“势”来解释郡县制代替分封制是历史必然,叶适也提出治天下之大原在于“知其势”。王夫之吸收了他们的思想,用“势”这个范畴来刻画历史衍化的客观实在和必然趋势。具体来说,势既是历史已然的静态现实,又隐藏着将历史未然带入现实的动态力量。势不同于事,后者指...
王夫之综合了刘知几、柳宗元等人比较笼统的“势”的概念,批判 地吸收了宋明理学中“理”的概念,提出了 “理势合一”的历史规律说。 按照王夫之的观点,理与势的关系可以从两方面看: 一是从“理成 势”的角度看,“得理则自然成势”,“理当然而然,则成乎势矣”。
王夫之理势合一的历史观 中国古代思想中有一项基本概念“王夫之理,势合一”。这表明在古代中国,当一个君主治理国家时,应遵循此原则,把宇宙万物的理性和势力有机结合起来。这种思想和态度被持续传承发扬至今,不仅影响着中国的古代历史,也影响着当今世界。本文旨在通过讨论这一概念,阐明怎样采用“王夫之理,势合一”的...
船山“理势合一”或“理欲合一”的主张,充分表现在船山的历史批评之中, 他说人性不是孤立的,而是具有历史性的,是在长远的开发与累积之下才呈现出 来,历史的开展与流动即痕迹或“势' 而在历史的开展中呈显了理(历史规律), 所以理不是在历史之外,而是在历史之内。人的欲望展现了人的实际活动,而人的实际活动也...
王夫之理势合一的历史观可以说是一种立法之义思想,其基本理念是:政治统治应该与阶级结构、国家政策和道德礼仪相协调,否则会导致政治危机和社会动荡。这种理念曾经在中国古代儒家历史研究中被广泛应用,特别是在许多历史书籍中都有关于此的记载。 此外,王夫之理势合一的历史观还解释了古代儒家政治观念的发展历程。古代儒家...
王夫之的“理势合一” 格式:PDF 页数:2 上传日期:2017-04-12 13:33:40 浏览次数:172 下载积分:2990 加入阅读清单 0%还剩1 页未读,是否继续阅读? 此文档由 brdnb 分享于 2017-04-12 继续免费阅读全文 不看了,直接下载 阅读了该文档的用户还阅读了这些文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