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腔班社就其性质来看,大体可分为四类:一是由名老艺人出资或集资创建,俗称内行班。这种班社大多为求生计,占戏班的多数;二是由地方豪绅富户或巨商大贾出资建班,俗称外行班。这类班社多为牟利赚钱,带有商业性质;三是由开明知识分子或军政要员出资建社,旨在改良秦腔,宣传政治主张...
三意社为秦腔班社,其前身为清光绪二十一年(1895)秦腔艺人苏长泰(陕西商州人)创建于华阴的“长庆班”,不久解散。光绪三十年(1904)在西安东关恢复,时谓“份子班”,演员临时约请,戏箱临时租赁。民国二年(1913)曾入榛苓班。民国四年(1915),苏长泰与徒弟耶金山重新组建长庆班,初期除招收第一期甲、乙两班学生外,演员...
自1912年易俗社成立以后,西安的秦腔班社如雨后春笋般涌现。除易俗社、三意社、正俗社等著名班社外,其中影响较大者有榛苓社、秦钟社、牖民社、集义社、明正社等。榛苓社 1914年由陕西辛亥革命元老惠春波创办。榛苓社成立后,效仿易俗社,开科培养学员,延聘名流寇遐等为文化教员,聘请老艺人李云亭、梁箴、刘...
赣剧三合班的人员一般为37人:班主1人,班头2人,司账1人,正角演员12人,手下演员8人,场面6人,管衣帽箱3人,伙夫3人,茶头1人(兼管催戏或守把)等。 今知赣剧最早班社,广信班有清乾隆三十七年(1772年)玉山金玉班;饶河班有清道光年间乐平老彩福班。清朝至民国时期,赣东北地区的鄱阳、乐平、万年、贵溪、弋阳...
当初,汉中有个名叫“新新”的照相馆,经理是汉中人,名字叫符少初,他酷爱秦腔,经常在剧社看戏。这时,就有人鼓动他接收这个班社,符被说心动,遂同意接过剧社,并更名新新社。可惜该符不善经营,不到一年时间,不但新新社无法继续运转,就连照相馆也被拖垮了。汉中易俗社就此又陷入停业状态。民国二十二年(...
自元明以来,汶上梆子不断发展创新,并与曹州梆子相互影响,形成了颇受大众欢迎的山东梆子,并成为著名的汉族戏曲剧种之一。戏曲的不断发展,和职业班社有很大的管子,只有这样的班社才能培养出更多优秀演员,让梆子戏得到更好的发展。那么,今天就一起去了解汶上梆子的班社文化故...
辩才社本着为同学们服务,培养同学们良好的素质和能力,加强大学生之间的沟通与交流的目的,积极开展以辩论、演讲、朗诵、社交礼仪培养,口才和普通话培训为主的集体活动,为着建立一个真正的服务型社团,和不断开拓进取,走向重庆乃至全国争取为大学生交流提供完美舞台并做出自己的贡献而努力。 一、活动背景: 伴随着大一...
6、跆拳道社:与校外辅导班取得联系,对有兴趣爱好的学员进行辅导培训,争取在校晚会上交出一个好节目。 7、乒乓球协会、羽毛球协会、网球协会、足球协会、台球协会:完善协会队伍的自身建设;多训练、加强团体合作精神;多与兄弟院校进行交流切磋,提高球队整体水平和学校的名气。在未来的一年时间里,将着重点放在协会的管理和...
相声史上三次班社擂台赛,济南天津西安各有精彩 最悲惨——燕乐VS庆云 燕乐戏院和庆云茶社的PK,幕后的黑手就是大汉奸袁文会。而且这场对决的输家,只有侯宝林常宝堃马三立等相声大师,还有一个把命都丢在了这次对决中。相声界一直流传常宝堃跟侯宝林的数来宝对决,侯宝林大师大败亏输然后回到了北京,但这个典故的...
秦腔名班社之周至太白社 作者:秦之人 周至县是个戏窝子,民间戏曲艺术源远流长,清人严长明在《秦云撷英小谱》中就有“周至派”之说。周至私人戏班也历史悠久,著名的华庆班、鸿盛班等都源于周至。到了民国,各地私人班社更是遍布周至各处,大名远扬的就有司竹镇王唐村刘喜的仁义班(因聘请名花旦“活手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