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3年,珠海县正式成立,这个名字来源于辖区内的146个海岛,这些岛屿如同海上的珍珠般璀璨。珠海位于珠江口的西岸,背靠澳门。1979年3月5日,珠海从县级直接晋升为地级市,并在1980年被设定为特区,成为14个沿海开放城市之一。如今,珠海市常住人口为248万,下辖三个市区,总面积为1736平方公里。在广东省21个地级市中,珠海...
珠海市的五强县,在各自领域都有着出色的表现,为珠海的发展注入了强大的动力。 无论你是珠海人还是外地人,都可以在这五个县中找到自己的家乡,无论是追求创新发展,还是享受宜居环境,珠海的每个县都有着各自独特的魅力。珠海,正以崭新的面貌,引领着广东的发展潮流,也期待更多的人加入这个大家庭,一同见证珠海的繁荣...
珠海的建县与地名由来 📜 南宋绍兴二十二年(1152年),为了纪念孙中山,香山县被改名为中山县。1931年,国民政府启动了中山模范县计划,并将中山县政府的所在地设在了唐家。📍 1953年4月,为了建立独立的行政建制,从中山、东莞、宝安三地划出了一部分沿海地区及140多个岛屿,成立了珠海县,并将县址设在唐家湾。同...
珠海县的历史始于1805年11月,那时成立了珠海联保办公处,开始了保甲编组,管辖万山群岛。1806年3月3日,珠海联保办公处分裂为南山联保办公处与北山联保办公处。随后,1807年2月,撤销了这两个联保办公处,万山地区的政务交由珠海守备区战地政务委员会接管。此时,珠海县包括万山镇、复兴镇、国光乡、中兴...
珠海县正式成立 1953年5月4日,在唐家正式宣布珠海县成立。
其中就包括了“市领导县”。珠海市也不例外,1983年5月,斗门县划归珠海市管辖,1984年8月,珠海市再次设立市辖区(香洲区),2001年年底,斗门县成功完成了撤县建区,斗门区正式成立了,同年金湾区也一同成立。这时候,珠海市就没管1个县了,只有管辖范围内的3个行政区(香洲区、斗门区、金湾区)。
珠海共有斗门区、金湾区、香洲区等三个县区。珠海是广东省的一个地级市,位于珠江三角洲的西南部。该市的行政划分主要包括一些县区。其中,斗门区位于珠海市的西部,是珠海市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金湾区则位于珠海市的南部,是一个新兴的高科技产业区,以其现代化的工业设施和发达的经济而闻名。香洲...
国务院批准撤销珠海县,珠海并入中山县 1959年3月22日,经国务院批准撤销珠海县。珠海并入中山县,原珠海县的行政区域全部划归中山县。
珠海市下辖3个区,分别是香洲区、斗门区和金湾区,没有县。珠海市作为广东省的一个地级市,其行政区划相对简洁明了。香洲区作为珠海市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是珠海市政府所在地,也是珠海市最为繁华和发达的区域之一。斗门区和金湾区则分别位于珠海市的西部和北部,各自拥有独特的地理和资源优势。这...
政务院批准成立珠海县 1953年4月7日,政务院批准成立珠海县。其地域范围是在中山县渔民区所辖地域的基础上,再从中山县划出前山、吉大、南屏、北山、关闸等地组成。县府设在唐家,隶属粤中行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