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平洋珊瑚礁(Pacific coral reef):在太平洋的中部和西部。依其特征可分为岸礁、堡礁和环礁。珊瑚礁生物群落是由造礁珊瑚和造礁藻类形成的珊瑚礁以及丰富多样的礁栖动物和植物共同组成的集合体。它们的种类丰富、形态多样、生命活动旺盛,珊瑚礁生物群落的种类组成非常丰富多彩,从低等的单细胞藻类到种子植物的红树,...
据估计全世界珊瑚礁连同珊瑚岛面积共有1000万平方公里。达尔文根据礁体与岸线的关系,划分出岸礁、堡礁和环礁,根据形态分出 台礁和点礁等类型。岸礁,沿大陆或岛屿岸边生长发育,亦称裙礁或边缘礁。堡礁,又称堤礁,是离岸有一定距离的堤状礁体,它与陆地以潟湖隔开。环礁,礁体呈环带状围绕潟湖,有的与外海...
科学家把以珊瑚礁岩体为依托发育而成的生物群落及其所处生态环境形成的统一整体,称为珊瑚礁生态系统。它作为热带亚热带最突出的代表性海洋生态系统,素有“海洋热带雨林”的美誉,且对维持海洋生态平衡、渔业资源再生、生态旅游观光、海洋药物开发及保护海岸线等至关重要,具有突出的生态学功能和社会经济价值。虽然珊瑚...
本文来自 动物世界(ID:iltawcom)珊瑚礁Coral reef珊瑚礁是石珊瑚目的动物形成的一种结构,这个结构可以大到影响其周围环境的物理和生态条件,在深海和浅海中均有珊瑚礁存在。珊瑚礁为许多动植物提供了生活环境,其中包括蠕虫、软体动物、海绵、棘皮动物和甲壳动...
当地时间2024年4月4日,澳大利亚大堡礁附近,白化的珊瑚。“随着全球海洋持续变暖,珊瑚白化正变得更加频繁和严重。”曼泽洛说,当这些事件足够严重或持续时间足够长时,它们可能导致珊瑚死亡,从而伤害依赖珊瑚礁为生的人们。大堡礁近8年来已发生5次大规模白化事件。澳大利亚詹姆斯·库克大学海洋生物学专家特里·休斯警告,...
珊瑚礁白化是由于珊瑚失去体内共生的虫黄藻或共生的虫黄藻失去色素而导致五彩缤纷的珊瑚礁变白的生态现象。全球气候变暖是珊瑚礁白化的主要原因之一。联合国环境规划署曾警告,如果不能显著降低碳排放,本世纪全球平均气温可能会比工业化前水平升高近3摄氏度。科学家预测,即使全球变暖幅度控制在2摄氏度,地球上大约99%...
地质历史时期珊瑚礁的演变 地质历史时期也曾发生过陆源碎屑输入增加的现象,但目前关于造礁珊瑚面对陆源碎屑输入如何响应的认识尚未明晰。所谓造礁珊瑚,是指在海洋大陆架上发育的可以原位叠加生长的珊瑚,它们可以在海底形成具有正向隆起地貌的珊瑚格架岩石,也就是珊瑚礁。密西西比亚纪中-晚期(维宪期-谢尔普霍夫期)陆地...
在佛罗里达群岛国家海洋保护区,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珊瑚礁经历了严重的衰退,仅在1998~2011年之间就减少了约50%。虽然该地区的珊瑚礁受到广泛研究,但对于介于100~500英尺深的中层珊瑚生态系统的研究还是很有限的。于是,该研究团队对佛罗里达群岛国家海洋保护区内的小孔星珊瑚进行了详细的遗传分析,探讨了这些珊瑚在...
以气候变暖为主要特征的气候变化使全球珊瑚白化现象日益严重,广西北海涠洲岛处于热带珊瑚礁分布的北缘,黄雯团队研究发现,可以通过驯化的方式来提高珊瑚的耐热性。他们已经在海底种下30万平方米的珊瑚,并通过持续的管护来恢复这片海域的珊瑚。“如果全球气候持续变暖,涠洲岛可能成为珊瑚未来的‘避难所’。”黄雯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