珂罗版印刷属平版印刷范畴。是最早的照相平版印刷之一,因多用厚磨沙玻璃作为版基,涂布明胶和重铬酸盐溶液,制成感光膜,用阴图底片敷在胶膜上曝光,制成印版。所以又叫“玻璃版印刷”。它是19世纪德国人发明的,清光绪初年传入我国。1876年,上海有正书局首先采用此项技术印制印刷品,以后,珂罗版技术在印制手稿...
珂罗版 [ kē luó bǎn ] 生词本 基本释义 详细释义 [ kē luó bǎn ] 印刷上用的一种照相版,把要复制的字、画的底片,晒制在涂过感光胶层的玻璃片上做成,多用于印制美术品。也作珂版。[英collotype] 内容来自网友贡献并经过权威书籍校验,百度提供平台技术服务。 贡献释义 ...
珂罗版技术:复制书画的天花板。🎨珂罗版是一种基于重铬酸盐的照相平板印刷工艺,由法国摄影师博德范于1855年发明,1868年德国人阿尔贝特又改进了这一技术,并实现了商业化操作,后在明治时期引入日本,清光绪初年又经由日本传入中国。 🌟珂罗版的特点: 1️⃣制作的作品逼真传神,主要用于文物的复制与保护工作。 2...
约十九世纪六十年代,珂罗版印刷技术诞生 珂罗版印刷,又称玻璃版印刷,它是照相平版印刷工艺的一种。1852年英国科学家塔尔博特发现经过铬酸盐处理的明胶膜层曝光后表面会发生硬化的现象,1867年至1871年间德国慕尼黑摄影师阿尔贝特根据这一原理,以玻璃版基用于实际印刷,从而发明了这一技术。珂罗版印刷须先对原件拍照,再...
又称珂罗版印刷)的纸。珂罗版印刷是最早利用照相制版的印刷方法。珂罗版由厚磨砂玻璃的表面涂上一层胶质感光薄膜而成。当用阴图底片敷在胶膜上感光时,感光部分硬化而构成图像(反像)。当胶膜图像与纸接触时,就印出正像。纸的强度高,印刷不掉毛。任何具有高结合强度的纸或卡纸,均可作为此种纸使用。
珂罗版法,一种照相制版的工艺方法。为德国人阿尔伯特(J·Albert)于1867年所发明。基本过程是:将矽酸钠胶溶液涂布于玻璃板上,再涂布感光液。然后与底片重叠曝光,并用水显影。因乳胶受光多少不同,被溶或保留程度也不相同。干燥后形成深浅不同的皱纹,皱纹的边际着墨,凹部受水,可供印例具有浓淡色调的图 画,成果...
便利堂的珂罗版系列作品集 原创 书店 假杂志 向岛 1977年9月18日 须田一政 便利堂与珂罗版印刷工艺 珂罗版工艺最初源于法国,1855年,柏德范(Louis-Alphonse Poitevin,1819年-1882年)发现了重铬酸盐明胶的光敏特性。在此基础上,他开展了一种用颜料墨水打印连续色调的方法。之后的几十年里,随着创新者对化学配方...
首先要对文物本体进行拍照。“与以往不同的是,在对该画作拍照时不能使用灯光,要全程在暗房中操作。”珂罗版照相传承人孙志平介绍,《秋兴八景》8幅绘画,每幅作品要拍摄15张底片;8幅书法,每幅作品拍摄3张底片;画像1幅,拍摄15张底片;签条及题跋10条,每条拍2张,共计拍摄了179张成品。 拍摄完成后,进入...
一是珂罗版本的墨色能分出层次,即着墨的地方有深有浅,带有灰度,影印书画可以通过单一颜色的浓淡表达原作的不同色彩。而石印本的墨色没有层次,只要是有墨的地方,都是一样黑。如果用石印来影印字画,原来画作上的不同颜色就分辨不出来,往往印成一团浓墨,分不清花和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