玻尔理论是指一种关于原子结构的理论。1913年由玻尔提出。是在卢瑟福原子模型基础上加上普朗克的量子概念后建立的。理论基础 玻尔理论的基础是普朗克(M. Planck) 的量子论和爱因斯坦的光子学说。1900年 ,普 朗克在研究黑体辐射问题时,提出了著名的量子化理论。该理论指出,物质吸收和发射能量是不连续的。也就是说...
作为中丹在科学领域合作的延续,玻尔的四子(1922年生)奥格·玻尔(Aage Bohr)曾在1962年和1973年访华讲学,在社会主义中国被西方孤立的环境下,打开中西学术交流的大门,让新中国的物理学者能够到玻尔研究所去进修。 1962年11月18日,尼耳斯·玻尔突然逝世,当时奥格·玻尔正在中国...
玻尔模型首次引入量子化的概念来研究原子内电子的运动,成功地阐明了原子发光机制,可以说开启了通往微观世界的大门。这一成果也被誉为近代原子结构理论发展过程中的一个重要转折点或里程碑,玻尔本人也因此获得了1922年的诺贝尔物理学奖。此后,一战成名的玻尔先后被维多利亚大学、哥本哈根大学等院校聘为讲师、教授,并于...
玻尔惊喜地发现,定态轨道和量子跃迁的想法其实可以用来推导出巴耳末公式。他后来回忆道,“就在我看到巴耳末公式的那一瞬间,茅塞顿开”。于是玻尔完善了自己在曼彻斯特建立的氢原子模型,其要点如下:(1)电子在一些分立的定态轨道上围绕原子核作圆周运动;(2)可能的定态轨道取决于电子的角动量,后者必须等于“约...
尼尔斯·玻尔(全名:尼尔斯·亨利克·戴维·玻尔,丹麦文:Niels Henrik David Bohr,1885年10月7日—1962年11月18日),出生于丹麦哥本哈根,理论物理学家,哥本哈根学派创始人,丹麦皇家科学院院士,1922年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俄罗斯科学院外国通讯院士,骑象勋爵,生前是哥本哈根理论物理研究所所长。尼尔斯·玻尔于...
玻尔提出了著名的玻尔模型,成功解释了氢原子光谱线的发现。玻尔的原子结构理论是他最重要的贡献之一。在他的模型中,玻尔提出了原子由中心的原子核和绕核运动的电子组成。他指出,电子只能存在于特定的能级上,这些能级与电子的轨道半径和自旋角动量相关。玻尔的模型成功地解释了氢原子光谱线的现象,即电子从一个能级...
对,这可能是最厉害的跨界——著名物理学家尼尔斯·玻尔(Niels Henrik David Bohr)曾是丹麦足球队的门将!在1922年他获得诺贝尔奖时,丹麦报纸甚至用了这样的标题来报道:《著名足球运动员尼尔斯·玻尔获诺贝尔奖》。 玻尔| nobelprize.org “玻尔可是个足球...
玻尔是举世闻名的原子物理学家、1922年的诺贝尔物理学奖得主。但鲜有人知道,玻尔同时还是一位足球健将,曾作过丹麦国家足球队守门员。 1903年秋季,18岁的玻尔背着书包迈进哥本哈根大学的校门。按照当时丹麦教育部的规定,从中学升大学不需要特别的“高考”,中学毕了业就可免试升入大学。 玻尔进入哥本哈根大学学习时,哥本...
32 岁开始,玻尔积极筹备组建了自己的理论物理研究所,这个哥本哈根研究所后来汇聚了许多年轻且才华横溢的科学家,或许也是这样智慧团体的力量使玻尔开始闪闪发光,也让他交到了一生的挚友与伙伴。可谓独自抗敌不如组团打怪。 整个20 世纪 10-20 年代,玻尔和他的哥本哈根伙伴引领了量子理论的发展,并提出了著名的「量子跃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