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现代化先行国家通过将先进的机械设备和设施在粮食作物、非粮作物等全领域普及,对农业种植、养殖、管理、收获、加工等全过程覆盖,在平原、丘陵、山地等全空间运用,逐步实现了农业生产方式从传统手工劳作向机械化工具大规模应用转变,有效提高农作物产量和质量,促进农业规模化、标准化和产业化发展,提升农业劳动生产...
2017年5月26日,习近平总书记在致中国农业科学院建院60周年的贺信中强调:“农业现代化关键在科技进步和创新。要立足我国国情,遵循农业科技规律,加快创新步伐,努力抢占世界农业科技竞争制高点,牢牢掌握我国农业科技发展主动权,为我国由农业大国走向农业强国提供坚实科技支撑。”我国和世界农业科技发展的历史经验表明,科...
● 一体设计、一并推进是农业现代化和农村现代化的应有之义,融合发展本身也是农业农村现代化的核心要义。● 只有几亿农民整体迈入现代化,释放出巨大的创造动能和消费潜能,才能通过打通工农城乡循环畅通国内经济大循环,增强我国经济韧性和战略纵深,为稳大局、应变局、开新局提供充足底气和战略主动。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
四是持续建设农业全产业链。围绕咖啡、胡椒、蜜瓜、榴莲等重点产业,积极创建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优势特色产业集群,打造南繁种业、文昌鸡、冬季瓜菜、热带经济鱼、椰子加工等一批百亿级产业集群,培育山兰稻、斑兰叶、大叶茶等“小而精”的土特产业。五是大力发展智慧农业。推进高标准农田与永久基本农田“一张底图”...
大农业是朝着多功能、开放式、综合性方向发展的立体农业,发展现代农业是新时代新征程农业发展的重点方向。今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要把农业建成现代化大产业,去年底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树立大农业观、大食物观”,为进一步推进乡村全面振兴、建设农业强国提供了理论遵循和行动指南。大农业观是党在领导新时代“三农...
民族要复兴,乡村必振兴。没有农业农村的现代化,就没有国家的现代化,乡村振兴和农业农村现代化关键在人。近年来,随着互联网技术蓬勃发展和乡村振兴战略深入实施,农村出现了一种新的职业——“新农人”。
大力发展智慧农业,是在农业农村领域把握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新机遇的战略选择。二是推动农业现代化发展的现实需要。我国人多地少、资源紧缺,推进农业现代化面临不少矛盾和挑战,农业生产效率仅为非农产业的1/4左右,农业比较效益偏低,资源环境刚性约束趋紧,亟需大力发展智慧农业,加快改变大水漫灌、粗放经营的生产...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坚持城乡融合发展”“有力有效推进乡村全面振兴,以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更好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指示是做好新时代新征程“三农”工作的根本遵循和行动指南。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必须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步伐,协同推进农业现代化...
一、强化科技创新,驱动现代农业优化升级 (一)加大农业科研投入,提升现代农业发展的科技含量。农业科研,不仅是推动农业现代化的强大引擎,更是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坚实基石。我们必须清醒地认识到,要想让“中国粮”稳稳当当地端在自己手中,这离不开新质生产力和农业科研的坚实支撑。国家应进一步加大对农业科研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