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环蛇,是蛇目眼镜蛇科环蛇属爬行动物。头椭圆形,与颈部略可区分,体较粗壮,背脊棱起,尾末端钝圆;头部黑色或黑褐色,自额鳞后缘至颈部有一黄色形纹,上颌缘色浅;躯干及尾背腹面黑色,具均匀一致的黄色环纹,有的标本黄色环纹中央出现黑色点;无颊鳞,背鳞平滑,脊鳞扩大呈六角形;肛鳞完整。因有较宽的...
环蛇属包括金环蛇和银环蛇两类,皆为具致命毒素的蛇。主要分布在亚洲。已知约12种,分布于亚洲南部;我国产2种,湖南产1种,如银环蛇B. multicinctus。环蛇的头颈区分不明显,头背鳞片正常,无颊鳞,眼中等大小或较小,瞳孔圆形,背鳞平滑,13~19行,脊鳞扩大,尾下鳞单行。上颌骨前缘不超过或仅达腭骨前缘。前沟牙后有...
环蛇属(Bungarus)由法国动物学家弗朗索瓦·玛丽·道丹(François Marie Daudin)于1803年命名,其属名Bungarus词源自泰卢固语“bangaru”意为“金的”,形容该属模式种及金环蛇(Bungarus fasciatus)身上据有的金黄色环纹,常用英文俗称“krait”则借自印地语中对环蛇的称呼“karait”,这一称呼则又是来自梵语“kāla”...
环蛇属(Bungarus)简介 本属隶属于眼镜蛇科 (Elapidae),最早是由法国生物学家 François Marie Daudin描述, 英文名称“krait”,属名 Bungarus来自泰卢固语中的 బం#$(bangarum)意为“金,金子”,意指本属模式种金环蛇(B.fasciatus)身上的黄色环纹。本属成员广布亚洲,包括南亚、东亚、东南亚和西亚(伊朗...
环蛇属(Bungarus)是眼镜蛇科中的一类剧毒蛇,其形体较长大,躯干圆柱形,头椭圆,与颈区分不甚明显。瞳孔圆形,无颊鳞,前额鳞与后鼻鳞及眶前鳞相切甚多。背鳞平滑,中段13-19行,脊鳞扩大呈六角形。腹鳞圆形,肛鳞完整,尾下鳞单行或末端数鳞双行。环蛇属蛇类具有前沟牙,其后有2-4枚普通小牙,上颌骨前端...
环蛇属 这一南亚和东南亚特有的剧毒蛇种,以神经毒素为主,其毒性之强,即便忽略单次排毒量,在亚洲陆生毒蛇中亦属佼佼者。全球范围内,该属蛇类共计有13-14种,而中国境内则分布着其中三种(在名录中以红色标出)。这些环蛇属成员,背部皆为黑褐色,并点缀着数十个等距排列的白色或黄色窄横纹,唯有大斑环蛇和...
环蛇属,这一眼镜蛇科旗下的独特群体,以其独特的食蛇习性、夜行特性以及中小型的毒蛇体型著称。尽管它们体型小巧,排毒量相对较低,但其毒性之强却远超寻常眼镜蛇。这一特点常常被人们忽视,然而,正是这些环蛇属成员,构成了自然界中不可忽视的毒蛇群体。接下来,就让我们一起走进环蛇属的世界,探寻它们的独特...
【天朝环蛇属双子星】..banded krait (Bungarus fasciatus)金环蛇,分布于印度次大陆,东南亚,中国,为环蛇属15个物种当中体型最大的成员,最大全长2.25m又名:金甲带,金包铁,玄南鞭,金蛇等。
环蛇属,这一神秘而剧毒的蛇类,主要分布在南亚与东南亚地区,以神经毒素闻名。其种类繁多,全球范围内已知有13-14种,如著名的爪哇环蛇Bungarus javanicus,尽管目前其地位尚未完全得到承认。这些环蛇成员共同特点是背部呈现黑褐色,并饰以数十个均匀排列的白色或黄色窄横纹,唯独大斑环蛇和红头环蛇指名亚种例外。它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