围绕环状单链DNA这一分子生物学新工具,宋杰课题组近期在 Nature Communications 期刊上连续发表两篇研究论文分别从无细胞体系和细胞及动物体内阐述环状单链DNA的蛋白表达机制及调控新思路,并详细综述了环状单链DNA的物种起源、生物效应和前沿应用(ACS Synthetic Biology)以及DNA作为基因治疗的潜在应用(Molecular Pharmaceutics)...
3. 动态结合模式调控:RPA(Replication protein A)作为人体中最主要的单链DNA结合蛋白,在调节单链DNA可及性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通过动态调整其DNA结合模式,RPA可以调控单链DNA对其他蛋白(如Rad51)的可及性,从而影响蛋白表达和基因组稳定性。 综上所述,环状单链DNA的蛋白表达机制涉及从单链到双链的转化过程,而其...
环状单链 DNA 蛋白表达新途径探索 环状单链 DNA(CssDNA),也被称为单链质粒,具有传统质粒的基因载体功能,同时免疫原性弱、整合风险低、结构可编程,是医学合成生物学领域的重要分子工具。然而,CssDNA 的研究仍面临三个挑战:1)传统化学合成方法难以合成超过 500 个碱基的单链;2)CssDNA 在细胞和动物体内的免疫通路...
传统环状单链是通过线性单链利用 T4 连接酶环化实现,而 T4 连接酶能够高效地环化短的线性单链(<100nt);T4 连接酶针对长的线性单链的环化效率显著下降,另外长的线性单链(>500nt)的合成也是当前的难点;另外,质粒作为分子工具常需要载有...
中国科学院杭州医学研究所宋杰课题组提出基于环状单链DNA的医学合成生物学新概念。环状单链DNA(CssDNA),也称为单链质粒,兼具传统质粒的基因载体功能,同时又具有免疫原性弱、整合风险低以及结构可编程性,有潜力成为医学合成生物学领域重要的分子工具之一。而当前CssDNA也存在以下三个方面的挑战: ...
围绕环状单链DNA这一分子生物学新工具,宋杰课题组近期在Nature Communications上连续发表两篇文章分别从无细胞体系(Nat. Commun.,2024,15, 4635)和细胞及动物体内(Nat. Commun.,2023,14, 6665)阐述环状单链DNA的蛋白表达机制及调控新思路,并详细综述了环状单链DNA的物种起源、生物效应和前沿应用(ACS Synth. Biol....
环状长单链DNA不仅可以承载表达蛋白的基因序列,同时由于单链的可编程性、结构的多样性和独特的机械学性质也成为构建分子机器的优越材料。 中国科学院杭州医学研究所宋杰课题组提出基于环状单链DNA的医学合成生物学新概念。环状单链DNA(CssDNA),也称为单链质粒,兼具传统质粒的基因载体功能,同时又具有免疫原性弱、整合风...
C、φX174噬菌体以此RF-DNA为模板,噬菌体合成作为遗传物质的环状单链DNA、mRNA和蛋白质,在转录和翻译过程中有A与U的碱基互补配对,C正确;D、由于φX174噬菌体进入宿主后,合成互补链,形成环状双链的繁殖型DNA,然后以此DNA分子为模板合成环状单链DNA、mRNA和蛋白质,因此噬菌体粒子的形成需要解旋酶、DNA聚合酶、RNA...
环状RNA(circRNA)是一类环状单链RNA。circRNA的部分功能如图1。有研究表明,circRNA在很多肿瘤组织中异常表达,影响肿瘤细胞的增殖、化疗敏感性、侵袭等行为。研究人员通过实验探索circ-TAGLN(一种circRNA)在卵巢癌细胞中的功能及其作用机制。回答下列问题:注:miRNA海绵指circRNA与miRNA结合,抑制miRNA与mRNA结合。(1)与DNA相...
2.1 单链DNA酶法环化的机制及难点 2.2 单链DNA酶法环化的工艺改进 2.3 无需夹板的酶法环化工艺 PART.3 单链RNA的环化原理及工艺 3.1 酶法环化单链RNA的机制及工艺 3.2 核酶法环化单链RNA的机制及工艺 3.3 精准制备单链环状RNA的分子设计 PART.4 环状单链核酸的特性及应用概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