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道德规范是衡量或评价人们处理与生态环境关系的具体行为准则,随着人类对自然生态环境重要要性的认识逐步深人而不断丰富完善,基本内容包括:(1)热爱大自然,与自然为友,人是大自然的产物,大自然是人类社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物质条件,人与自然的关系,不是敌对的征服与被征服的关系,而是互惠互利、共存共荣的...
生态道德,又称环境道德,是道德范畴具有特殊涵义的一部分,指反映生态环境的主要本质、体现人类保护生态环境的道德要求,并须成为人们的普遍信念而对人们行为发生影响的基本道德规范。生态道德具有以下几个主要特征:“第一,它必须是反映人与自然、人与人之间的最本质、最主要、最普遍的道德关系的基本概念;第二,它的规定...
一、主流环境道德观:人类中心主义 道德关系只是道德主体之间的关系。人类才是唯一的道德主体(MoralAgent),具有绝对的道德地位(MoralStanding)。康德:自我和他人都不能仅仅当做手段,而总是要当做目的。因而在人与人之间存在直接的道德义务。自然物不具有绝对的道德地位,人与任何自然物之间都不存在...
环境法律和环境道德是环境善治的两个车轮,环境道德是良法善治的伦理思想基础。 生态伦理和环境道德来源于对自然现实问题的思考,并试图对开发利用自然过程中,人与自然的冲突所产生的伦理道德问题做出回答,其目标是面向环境资源生态的现实解决方案,是以实践为导向的伦理,实现对人与自然关系的调整...
环境道德的特征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一、综合性 环境道德是一种综合性的道德,它涉及到人类和自然的各个方面。环境道德不仅仅是一种关于环境保护的行为准则,更是涉及到社会、文化、经济等多个层面的道德体系。 二、生态化 环境道德的主要原则是生态学原则。它着眼于对自然环境的保护和生物多样性的维护。环境道德...
创设什么样的道德环境?才最有益中学生,让他们身心健康 文丨孩童教育 建立良好的家庭道德环境。家庭的道德环境,是指:家庭的政治倾向,人伦道德标准及审美价值倾向。中学生是站在相对封闭的家庭与完全开放的社会的分界上观察、分析、判断人与社会的。家庭中,创设一种良好的道德环境氛围,对于孩子的健康成长,对于家庭...
环境道德观是社会历史条件和环境条件下,由环境价值观影响、约束人们环境行为的思想规范。树立新的环境道德观念是环境教育的重要内容和任务。要树立保护环境光荣、损害环境可耻的新道德观念,把善良、正义、平等的用于人与人关系的传统道德观念扩大到人与环境的关系上,明确人类对自然外界所负有的道德责任。环...
环境道德就是调节人与人、人与社会之间关于生态环境利益关系的规范。环境道德规范的核心主要是人类应学会与自然和谐相处,共同发展。环境道德的建立把道德行为的领域从人与人、人与社会扩展到人与自然之间,将善恶、良心、正义、义务等道德观念应用到处理人与自然、生态关系中去,从人类能动性的角度出发,倡导人们主动承担...
环境道德观要求遵守以下两条环境道德原则:平等互爱,即地球上所有生物都享有生存环境不受污染和破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