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环境保护法”全称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该法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的第一部环境方面的立法,对于改善和保护环境起着积极的作用。该法1989年首次颁布,2014年进行修订。立法进程 首次颁布 《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已由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七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一次会议于1989年12月26...
《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已经1989年12月26日第七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一次会议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二十二号公布,历经2014年修订,共七章节七十条。本法设立 1979-1993 法规建设阶段 1979年9月13日,我国第一部环境法律——《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试行)》颁布,标志着我国环境保护开始...
新闻媒体应当开展环境保护法律法规和环境保护知识的宣传,对环境违法行为进行舆论监督。 第十条 国务院环境保护主管部门,对全国环境保护工作实施统一监督管理;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环境保护主管部门,对本行政区域环境保护工作实施统一监督管理。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
公民应当遵守环境保护法律法规,配合实施环境保护措施,按照规定对生活废弃物进行分类放置,减少日常生活对环境造成的损害。 39 第三十九条 国家建立、健全环境与健康监测、调查和风险评估制度;鼓励和组织开展环境质量对公众健康影响的研究,采取措施预防和控制与环境污染有关...
《环境保护法》指的是以保护环境,防止人为破坏为主要目的,调节人类利用环境的一种法律规范的集合。从字面意思看,环境保护法首先具有强烈的目的性。人类进入工业时代以后,为了寻求快速发展,只能牺牲环境和资源,进而实现生产能力的飞跃。那时候人类社会还没有意识到生态环境被破坏,资源被恶意消耗的严重弊端。人类进入...
环境法,是指关于保护环境和自然资源、防治污染和其他公害的法律规范的总称。其中,自然资源法主要是指对自然资源的合理规划、开发、利用、管理和保护等方面的法律;环境保护法是保护环境、防治污染和其他公害的法律。环境法是保障我国实现可持续发展的一个重要的法律部门。环境保护法规定国家机关、企业事业单位、团体和...
国际环境法,是指调整国家等国际法主体在利用、保护和改善环境的国际交往过程中形成的国际环境法律关系的原则、规则和规章制度的总体。国际环境法既是国际法的一个分支,又是一个在不断完善和发展着的相对独立的学科体系。国际环境法是由各国为了保护自然环境而缔结的一系列条约组成,1972年在瑞典斯德哥尔摩举行的联合...
《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第一条 为保护和改善环境,防治污染和其他公害,保障公众健康,推进生态文明建设,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制定本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第三条 本法适用于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域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管辖的其他海域。 《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第四条 保护环境是国家的基本...
第一条 为保护和改善环境,防治污染和其他公害,保障公众健康,推进生态文明建设,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制定本法。 第二条 本法所称环境,是指影响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各种天然的和经过人工改造的自然因素的总体,包括大气、水、海洋、土地、矿藏、森林、草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