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化学》(Environmental Chemistry)是由中国科学院主管,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主办的学术性期刊。《环境化学》 创刊于1982年。据2018年5月 《环境化学》官网显示, 《环境化学》编委会拥有编委78人。据2018年5月4日中国知网显示, 《环境化学》共出版文献6534篇,总被下载1450325次、总被引76372次、(...
环境化学是随着人类社会相继出现的环境问题而发展起来的新兴学科,至今尚没有一个统一的定义。我国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化学科学部组织编写的《环境化学学科前沿与展望》一书中提出了一个较为普遍接受的定义:环境化学是一门研究有害化学物质在环境介质中的存在、化学特性、行为和效应...
北京大学环境化学专业立足化学和环境学科的深度融合,面向多个学科的交叉前沿,不断拓展环境化学领域的新内涵与新理论,引领中国特色、世界水平的环境问题基础研究,开创了多个国内与全球第一,包括在全球最早提出了大气复合污染、河流全物质通量等原创性科学理论,并开设了国...
环境化学家通过实验和模拟计算,研究这些反应的动力学、机理和影响因素,为环境中的化学过程提供深入理解。 第三,环境中的化学物质对生物和生态系统的影响。环境中的化学物质可能对生物体和生态系统产生毒性和危害。环境化学家通过研究化学物质的毒理学特性、生态效应和生物累积,评估其对生物多样性和生态系统功能的影响,并...
环境化学效应是在各种环境条件影响下,由物质间化学反应而引起的环境变化,如环境酸化。环境酸化是酸雨造成的,它会使地面水体和土壤酸度增大,降低土地的肥力,使石刻、大理石建筑、金属物、桥梁和铁路都受到侵蚀。再如,环境碱化也是一种环境化学效应。它主要是由于大量的可溶性盐、碱物质,在水体和土壤中长期积累,...
《环境化学》是2004年化学工业出版社出版的图书,作者是王红云、赵连俊。内容简介 本书包括绪论、大气环境化学、水环境化学、土壤环境化学、污染物在生物体内的迁移转化、典型污染物在环境各圈层中的循环、环境化学研究方法与实验等主要内容。本书的侧重点是化学污染物在环境中的迁移转化规律,并注重理论联系实际,具有...
环境化学是环境科学的核心组成部分,也是环境科学与化学的综合和交叉,它起源于化学,但又不同于原来的化学学科,因为它是从环境的角度来考虑问题。 一般情况下,环境中的化学污染物是指由人类活动产生,与天然环境化学组分共存和相互作用,有可能产生不良生态效应或健康效...
化学过程:氧化-还原、水解、配位或螯合、光化学氧化等。 生物过程: 生物体吸收、生物代谢等。 第二章:大气环境化学 第一节大气中污染物的迁移 一、大气的组成 氮(78.09%)、氧(20.95%)、氩(0.9%)、CO2(0.03%)、稀有气体(CH4、SO2、NH3、CO、O3)<0.1%、水(正常范围 1-3%)。
2.环境化学是在化学学科的传统理论和方法的基础上发展起来,以化学物质在环境中出现和引起的环境问题为研究对象,以解决环境问题为目标的一门新兴学科。研究有害物质在环境介质中的存在、化学特性、行为和效应及其控制的化学原理和方法的科学。 3.环境容量(阈值):指某一环境区域内对人类活动造成影响的最大容纳量。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