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诉讼时效,是指环境民事案件和环境行政案件中的权利人请求法院依法保护其权益的法定期限,权利人在这段期限内有权请求法院保护,无正当理由超过时效的诉讼请求,法院将不予保护。环境保护法律和其他法律规定诉讼时效的目的既是为了促使当事人及时实现其权利,也是为了便于法院及时搜集证据,查清事实,及时解决环境争议。在中...
需要指出的是,尽管其有权以自己的名义进行环境公益诉讼,但其并非享有完整意义上的诉权,该诉权并不能等同于与实体法相连接、具有实质内容的“裁判请求权”。在环境民事公益诉讼中,有权的“机关和有关组织”能够以自己的名义进行诉讼,但其代表的是因环境污染受到伤害的公共利益,其救济的亦是公共环境利益。符合条...
环境公益诉讼是指当环境公共利益受到侵害或有侵害之虞时,由法律规定的机关、组织或者个人,为维护环境公共利益,根据法律规定向法院提起的诉讼。其目的在于通过司法程序,制止和制裁对环境公共利益造成损害或可能造成损害的行为,从而保护环境,维护社会公共利益。 二、环境公益诉讼的特点 诉讼目的的公益性:环境公益诉讼以维护...
其在环保法治化的进程中有着不可取代的作用,是保护生态环境的重要举措之一。通过以裁判文书为样本,统计环境公益诉讼案件的案件数量、类型、主体以及其他审判细节,分析环境公益诉讼在司法实践中的应用现状,了解发展趋势,并探索其在司法实践中未来可能的适用情况。在肯定其司法适用价值的同时,分析环境公益诉讼存在的问题...
本次发布的典型案例包括安徽省芜湖市弋江区检察院诉芜湖市农业农村局行政公益诉讼案等10件。这些案例覆盖多个领域,涵盖了流域保护、草原资源保护、林地资源保护、固体废弃物污染、水污染防治等生态环境保护的多方面,凸显出生态环境保护工作的全覆盖和多样性。记者注意到,本次发布的案例均为起诉案例,包括5件行政公益...
一些环境法学界人士指出,法院在判决书中明确“不履行碳排放配额清缴义务的行为,具有造成气候变化公害的重大风险”,此案应该是第一例,这为“预防性环境公益诉讼”提供了判例支持,也给未来中国气候诉讼的发展提供了新思路。值得注意的是,就在开庭审理后,判决下达前,上乘公司向湖北碳排放权交易中心有限公司转入7318...
环境公益诉讼的法益基础是一种超个人不可分的群体性权益,具有非专属性、不可处分性、高度的政策性等特征,这些特征不能与传统的主观诉讼模式相适应。应明确环境公益诉讼作为补充执法机制的定位,强调其补强性、配合性、法定性、有限性以及参与性等特征,并在起诉条件、裁判依据、救济方式等方面加强其公法从属性,探索...
7月7日,在2023年生态文明贵阳国际论坛即将召开之际,最高人民检察院发布了一批生态环境保护检察公益诉讼典型案例。生态环境和资源保护领域是检察公益诉讼“4+N”案件范围的重要法定领域。据了解,2019年以来,检察机关共立案办理生态环境和资源保护领域公益诉讼案件33.6万件。本次典型案例的发布,旨在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
环境公益诉讼即有关环境保护方面的公益性诉讼,是指由于自然人、法人、或其他组织的违法行为或不作为,使环境公共利益遭受侵害或即将遭受侵害时,法律允许其他的法人、自然人或社会团体为维护公共利益而向人民法院提起的诉讼。...查看全部内容 关注话题管理 分享 ...